昨日,本报刊发报道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节徽、吉祥物、海报的正式确定,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节徽、萌萌哒的吉祥物、每款都有各自领域特色的海报立即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十一艺节”组委会,对于节徽、吉祥物、海报的寓意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
据记者了解,“十一艺节”的节徽“中和”从国家、社会、陕西、艺术节四个层面,颂扬了“中国梦”这一伟大使命。“中和”是取义于《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上下动感的炫丽彩条开放而合作的围护艺术节主标志,整体抽象为汉字的“中”,两条色彩渐变的、充满绿色和红色的彩带寓示:陕西,自古至今就是秦岭、黄河围护的丰饶之地,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是中国“大地原点”和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兼具了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的自豪和向往。
吉祥物“秦亲宝贝”头戴燕尾高冠,颌系鲜红英带,身披华丽铠甲,仪表堂堂,器宇轩昂。据悉,它的形象设计是以兵马俑为原型,以喜闻乐见的剪纸艺术作为吉祥物的主特征,因此,它的全身花纹将陕西剪纸中最具特点的陕北剪纸样式—喜花作为了艺术表现的重点,造型饱满厚实,浑厚圆润,体积感强,线条冼练夸张,曲多直少,美感显明,剪工细致剔透、造型生动逼真、图案空灵俊气,受到了读者的普遍喜爱。
此外,“十一艺节”的每款海报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寓意。其中,主海报突出的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演艺产品博览交易会海报将古代八音的元素植入钱币中,强调了演交会的核心在于艺术经济的流通;文华奖海报将陕西的秦腔艺术与传统的戏曲元素结合,表现了文华奖舞台艺术的魅力与张力;群星奖海报中的陕西安塞腰鼓则代表着群众最热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术展海报中的卷轴更是言简意赅的突出了美术作品的特征。本报记者王娇莉
聚焦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新闻推荐
????用最原始的牛角火罐学习????针灸绝活????在宿舍里马林给朋友推拿????指导医生王卫刚给马林介绍各种火罐的功效????马林在图书馆里充实自己????球场上不亦乐乎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勇夺5枚金...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