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柞水新闻 > 正文

柞水: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2015-10-08 21:1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李宇航 通讯员 姜勇 徐启平)“以往住在大山沟里,每逢下雨,不时有石头从山上滚下,一家人总是提心吊胆;现在搬到本地湾移民安置点,就算下再大的雨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搬迁户石泽富谈起搬迁前后生活的变化,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红岩寺镇本地湾移民安置社区有2500多人,大部分人都像石泽富一样从大约五公里以外山上或者山沟里搬来的。据统计,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启动以来,柞水县把“搬得出”作为工作前提,先后筹措资金3亿多元,用于搬迁户建房补助,建成集中安置点65个,完成搬迁6450户2.4万人,让7700多受滑坡体、泥石流、洪涝等受自然灾害威胁群众、2100多特困群众、14000多高边远贫困群众完成异地搬迁,彻底告别了地质、洪涝灾害威胁,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现在一出门就是水泥路,门前就是花坛,还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能看上数字电视,我家里去年拉了互联网,还能在家洗个热水澡,有些人还开上了小轿车,晚上还有路灯和跳舞的地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比城里安逸得多。”杏坪镇詹家湾移民安置社区熊世成老人说起现在的居住环境,赞不绝口。

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柞水县把“稳得住”作为移民搬迁工作的关键,在启动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时就把“小配套”和“大配套”项目与住房同步规划设计,同步上报省市相关部门,尽早落实项目资金。同时,该县还采取项目捆绑一点、资金整合一点、财政配套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五个一点”办法,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近6亿元,建设移民安置小区的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卫生室、体育器材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使移民安置小区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全面完善。

“想着自家住的120平方米的单元房,通过参加县上组织的技能培训,在县城搞装潢,月收入四五千元,加上土地入股到了中药材种植协会,每年还能分红3000多元”,今年搬迁到阳光花园移民安置社区的徐家文做梦也想不到,一下子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说道:“条件好了,更得把日子过好。”

“能致富”是移民搬迁工作的主要目标,柞水县紧紧依托小岭、盘龙、西川、营盘四大园区和工矿企业、旅游景点,编制了移民搬迁产业发展规划和技能培训方案,先后投入6700多万元资金,扶持搬迁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搬迁户发展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服务业。5年来,有1万多人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开始从事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第二、三产业;2000多紧邻厂矿企事业和产业园区的搬迁群众,就近就地进入厂矿和产业园区务工实现转移安置;3000多位于中心村的搬迁群众,在扶贫贴息贷款、产业直补等资金的扶持下,积极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家庭收入显现稳步增长,增收渠道也越来越多。

如今,柞水县已经有2.4万人通过移民搬迁,远离了地质、洪涝等灾害威胁,从山沟里、高山上搬到了城镇规划区里,住进了楼房,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生活,从此由“农民”变成了“市民”,斩断了穷根,过上了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六个一”助推柞水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但正浪朱恢军记者李卫)今年,柞水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开展“六个一”(一种高尚的情怀、一处洁净的院落、一个舒适的标间、一对勤劳的夫妻、一桌可口的饭菜、一台营销的电脑),通过提高美丽乡...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千年凤凰浴古镇2016-01-15 20:14
为了乡亲的健康2015-11-05 20:57
评论:(柞水: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