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柞水新闻 > 正文

药材基地上的“闲人”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02 22:08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卢丹 朱恢军 本报记者 王天洋

6月8日,记者走进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田间地头到处可见药农们忙碌的身影,然而在100亩桔梗示范基地火热的锄草现场,却有一位“闲人”悠闲地坐在地头,手里拿着笔和本子,时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这位“闲人”名叫吴远学,61岁的他是一名老党员,担任村干部十余年,是杏坪镇中台村村支书,更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能手,致富的带头人。看见笔者,他笑呵呵地说:“我正忙着核对每户种植桔梗的亩数,9月份公司收购药材,保证准确无误地支付药农的钱,不能让村民们吃亏啊。”一说起种药材的事,吴支书话匣子便打开了,“我家里有十几亩山地,原来一直种小麦和玉米,一家人都忙活在地里,一年到头的收入刚够维持生活,2004年我也试着种植中药材,但独家独户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便鼓励村民开始种植。”

说起当时种植的经历,吴远学十分激动,他说鼓励村民种植药材那一年,是他最艰难的一年。药材价格市场波动大,村民没经验,没技术,都不愿意尝试,怕有风险。后来,吴远学几经周折联系到商洛天士力公司负责收购,县药办给药农们提供技术指导,县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后,药材种植的积极性高了。当年,种植西洋百合大获成功后,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中台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药材。

从事中药材种植十余年来,吴远学通过自学,摸索积累经验,成了名副其实的技术员。春、夏、秋三季,在药材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的时候,哪户药材基地“药苗”生了病,他便第一时间赶到基地,分析病因,对症治疗。冬季采挖、晾晒、加工药材时,他整天挂着满意的笑容忙得不亦乐乎。自发展中药材种植后,中台村村民们富起来了,大家俨然成了“上班族”。

66岁的“光棍”曹文台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以前生活全靠6亩地,种粮食一年到头只能吃饱饭,村上有个红白喜事,只有躲避。2005年,吴支书动员我发展中药材,我拿出3亩地开始试种西洋百合,3亩地种粮食,一年下来,西洋百合每亩增收2500元,而粮食只能增收500元,年收入增加了6000多元。那一年,我生平第一次置办了年货,给左邻右舍也买了几箱水果。”

自2004年以来,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中药材基地先后种植丹参、桔梗、板蓝根、西洋百合、荆芥、油用牡丹等中药材合计1200亩,种植户每亩平均收入达3000元,比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多2500元以上。该基地700农户新增收入达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柞水打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

本报讯(记者李岚通讯员侯卫峰文甲勇)柞水县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优化干部考评机制,创新推行科级干部量化考核排名办法,实施末位查究制度,切实做到优进庸退、能上能下,保持了干部队伍的蓬...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为了乡亲的健康2015-11-05 20:57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药材基地上的“闲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