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政协全程督办委员治理矿区环境提案纪事
杨传安 记者王斌
柞水县金钱河上游的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空气新鲜了,周围厂矿的环境面貌也旧貌换新颜了。这些变化得从一件政协委员的提案说起。
委员联名建言
柞水县小岭工业区规划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8.35平方公里,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柞水县的矿产资源开发明显加快,工业区基本形成了以矿山采掘、矿产品深加工和尾矿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因管理工作未跟上、环保设施不到位、矿区环境治理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三废"污染环境情况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2013年3月初召开的政协柞水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马永杰、江长军等6名县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小岭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案》。该提案被列为县政协年内的十大重点提案之一,并随即交由县政府办理。
政协全程督办
闭会后, 柞水县政协及时召开了委员提案交办会,从交办、承办、催办、审核、答复、回访等各个环节对办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并责成提案委全程跟踪督办,采取主席包案、跟踪检查、带案视察、约谈反馈意见等措施, 有效促进了办理落实。 县政协主席李邦华等多次与县政府领导商讨,与小岭管委会、环保等相关部门联系,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出了具体办理意见。
为及时全面掌握整治情况,2013年4月中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工业集中区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了专项整治情况通报会。12月17日,县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和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再次深入现场带案视察,督促矿区整治工作。
政府全力落实
柞水县委、 县政府对这件提案非常重视。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整治工作,专门成立了小岭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柞水县小岭循环经济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规划》和《小岭工业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以文件形式印发到各相关部门、单位及企业。
柞水县委书记林录印先后6次主持召开工作会议, 深入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县长吴怀玉多次深入工业区部署、协调、检查和指导治理工作。县委办、政府办督查室和综合整治办公室先后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2013年3月份,县政府召开了工业区内各企业法人、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和所涉镇村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岭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 各企业代表作了表态发言。会后,各部门、各企业和镇村又层层召开会议,并通过多种宣传媒体,营造综合整治舆论氛围。
整治成效初显
在柞水县政协的紧密督办和县委、 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 此次综合整治收到良好效果。
原计划投资1.65亿元治理矿区环境项目, 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 其中政府投资4700万元,企业投资6200万元。 工业区内手续不完备、环保设施不到位的9户企业被处以高限处罚, 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华泰公司松林吊桩沟生产线已被关停。 大西沟矿业公司第一生产线、 陕西银矿等企业的环保手续已获得批复,金正公司脱硫设备已安装。
截至目前, 已投资近7000万元, 对堆料场进行了硬化, 并对破碎车间进行密闭隔离, 安装除尘、降尘设备, 修建车辆清洗池、 冲洗站,对大西沟5.5公里矿山道路和9.7公里307省道进行改造, 组建了40多人的矿山公路养护队, 改装矿山运输车辆排气筒,实施45吨载重限载和30公里/小时限速运输,有效遏制了粉尘污染。
投资1400余万元, 实施企业排污口封堵, 修建二级废水沉淀池及事故应急池, 实现生产废水循环利用。 实施工业区大气环境和水质监测,清理河道弃渣和垃圾,新修河堤930米, 完成居民供水设施建设方案规划设计, 使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投资近1400万元安装了大西沟矿业公司一焙烧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和二焙烧烟气脱硫设施, 安装了金正公司球团矿回转窑烟气脱硫设施,使整治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类空气质量标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晓燕报道)今天又到了合作社发工资的日子,柞水县营盘镇杨四庙村村民宋开祥最为开心,两个月的务工工资在他脑海里盘算了不知多少遍,6千多元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像宋老一样开心的还有本村的1...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