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谭显根 陈风军 吴 伟)镇安县按照有机构、有制度、有经费、有预警、有监测、有避让、有评估、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的“十有”要求,全面提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威胁。他们从充实机构、完善制度、保障经费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建立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平台和应急会商制度,健全了县、镇、村组、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责任体系。编制了《镇安县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手册》,完成了镇安县地质灾害“十二五”防治规划及应急预案,仅2014年预算、追加和专门列支“十有县”创建工作经费347.46万元。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断裂发育、岩体破碎的复杂地质环境,加之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导致全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285处,直接威胁着2190户10170人,潜在经济损失高达20多亿元。针对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该县以“管理信息化”、“监测仪器化”、“传输自动化”、“人员固定化”为目标,建立了“镇安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37处重大级隐患点安装了先进的监测预警仪器,设立了地质灾害预警室,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等形式向社会、各级防灾责任人和隐患点监测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今年8月以来,已发送预警信息32条。
按照评估工作流程,该县对建设工程、城镇、村庄、集中安置点等规划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三年以来,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评估94份、工程建设项目评估24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52份。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演练,目前全县已组织县级防灾预案应急演练2次,各镇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108场次,参加观摩演练人数达12000余人。
同时,县上通过监测避让、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相结合,2011年至2013年,实施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70个,投入资金11亿多元,搬迁安置群众6965户2.6万人。积极争取中、省资金1635万元,县级配套治理资金1800余万元,实施了21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伟1月17日,商洛市镇安县西口回族镇聂家沟移民集中安置点,记者与搬迁户班智祥的约谈并不顺利。下午5时,老班的穆斯林饭庄生意很“火”,老两口忙前忙后,不亦乐乎。为了不影响生意,记者等到晚上...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