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颂扬。位于山阳县延坪镇铁炉村黄石关组有这样一位儿媳,日复一日悉心照料患病的公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提起孝媳吴仁娥,铁炉村内无人不晓,大家都赞扬她,对婆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的美德孝行。
嫁到一户好人家
4月10日,笔者走进吴仁娥的家,见到了这对幸福的“娘俩”。一进门,看到吴仁娥的婆婆何朱莲坐在床上,80多岁看起来很精神,一提起吴仁娥就笑呵呵的,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媳妇好。”
1994年,20岁的吴仁娥经媒人介绍认识了丈夫陈玉春,当时虽然家庭贫困,但其乐融融。
吴仁娥向笔者坦言,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就是看中丈夫人好,对她很体贴。尤其是公公婆婆很好相处。吴仁娥与丈夫结婚后,就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从没分开过。平日里,公婆待吴仁娥像闺女一样,家务活都尽量不让她做。那时的情景,吴仁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吴仁娥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感恩,“我嫁到一户好人家。”
换成我来照顾你
人常说,闺女是母亲的贴身小棉袄,吴仁娥却成为公婆何朱莲的贴身小棉袄。“这是儿媳妇去年给我买的衣服,穿着可暖和了。”看到笔者后,何朱莲老人便细数起儿媳的好。虽然已经84岁高龄,但是老人精神头很好,平时只要天气好,吴仁娥每天上午都会带婆婆到楼下晒太阳。
好儿媳说起来轻松,可背后付出的艰辛,却是常人难以体会的。10多年来,吴仁娥坚持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剪指甲,悉心照料婆婆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注重营养搭配,根据老人的口味调理伙食;在老人生病时忙前忙后,把口服药碾磨成粉以方便婆婆吞咽;每晚睡前,都给婆婆擦脸洗脚,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婆婆上了年纪以后,吴仁娥不放心让老人一个人居住,为了方便照顾,她索性搬到了婆婆的卧室与老人同住,至今已有12年。吴仁娥每晚都会给气管不好的婆婆拍背顺气,帮助她翻身,伺候老人起夜。当被问到会不会劳累时,吴仁娥爽朗地笑着说:“早就习惯了。娘在世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何况老人也是一辈子都在为子女默默地付出。”
在吴仁娥细心照顾、精心护理下,婆婆身体慢慢有了好转,偶尔也能下地活动。这其中,儿媳付出的努力,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时,婆婆看着儿媳累得实在够呛,就主动要求分担一些家务,都被吴仁娥婉言拒绝:“妈,以前我享你的福,现在你老了该换成我来照顾您。”
家风传承下一代
“吃喝拉撒都是我的活儿,照顾老人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在吴仁娥的生活中,照顾老人起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吴仁娥的儿子今年25岁了,对奶奶也非常孝顺。“我孙子也非常孝顺,自打我行动不便后,儿媳不在家的时候都是我孙子给我做饭。”
吴仁娥告诉笔者,她的教育理念就是“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要孝顺长辈。“我老公很孝顺,由于长年在外打工,不是什么大事我一般都不告诉他,以免他担心。”回想起几十年来儿媳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婆婆何朱莲抹起了眼泪。“俺命好,当年我的婆婆对我也非常好,什么事情都护着我。”
这对婆媳间,简单而朴实的对话,让人感动不已。这一家把好的家风传承下一代,用行动告诉下一代“百善孝为先”。
新闻推荐
“过去,他是我的山,我的肩膀,我的一切。而今,他病了,我也应该做他的山,他的肩膀,他的依靠。”说这话的人,是山阳县延坪镇马家店村...
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