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师,种啥药材成本小挣钱快呀?”近日,在商南县十里坪镇的一块中药材基地里,时常有一位年过花甲、右手残疾的老人,热心地为前来学习中药材种植的群众介绍经验。他就是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之路的十里坪社区贫困户何同成。
何同成今年66岁,家中共有5口人。前几年,一家人靠耕种几亩薄田过日子,虽说勉强维持温饱,但也其乐融融。2015年底,他的儿媳妇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为了治病,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2016年,社区干部入户详细了解情况后,依照识别程序,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十里坪镇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产业发展滞后,如何帮助何同成一家走出困境,对包扶干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了解到该镇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时,包扶干部们眼前一亮,能不能让他放弃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改为种植中药材呢?
“种植中药材?我没有技术和资金,这不靠谱。”初开始,何同成极力反对包扶干部的建议,“我家里穷,若亏了本,赔了钱不说,把口粮地也糟蹋了,还是种点庄稼将就着吧!”何同成的观念怎么也转变不过来。
志不强者智不达。为消除何同成的后顾之忧,帮扶干部耐心地给他分析中药材市场行情,到县上农业部门咨询十里坪镇种植中药材的可行性,向他宣传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他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在多次做工作后,他渐渐地放下了思想包袱。
何同成年轻时为了补贴家用,时常在山里挖中药材,对这里的沟沟岔岔、山山峁峁都非常熟悉。为了多采挖些野生中药材,他每天起早贪黑,带上干粮,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饿了啃几口锅盔馍,渴了喝点山泉水,凭着这股干劲,硬是把长在山上的白芨、重楼、苍术等药材搬到了自己的田地里。仅靠自己移栽的中药材很难形成规模,于是,他又骑着摩托车,四处收购别人采挖的中药材和种子,全部移栽到自留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何同成把房前屋后的自留地里全都种上了中药材,其中苍术、白芨、重楼的面积各达1亩。在群众的眼里,“何师”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中药材种植专家”。
看到何同成移栽中药材收益不错,周围的群众纷纷向他取经。何同成结合市场行情,耐心地为他们分析哪种药材有前景、能赚钱,哪种药材成本低、风险小,只要群众向他请教,他知无不说。贫困户老蔡想跟他学种植中药材,可不知道发展哪种药材好,何同成免费为老蔡提供技术指导,告诉他,种植苍术成本低、风险小,老蔡就购买了1000斤苍术种子,发展起苍术种植。四里八乡的群众也纷纷到他这里学技术、买种子,一时间,何同成成了十里坪镇群众脱贫致富的学习榜样。2017年,他被十里坪镇评为脱贫攻坚产业标兵。
如今,何同成的药材基地里一片葱茏,重楼马上就要采挖了,一斤干成品能卖300元,仅此一项至少收入两三万元,今年脱贫摘帽不成问题。“种药材是个好门道,这个路子可算走对了,三年后,我的白芨能卖5万元,还有去年种的苍术、山姜……”何同成说,“只要务实肯干,条件再差也能脱贫奔小康,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春红阮小健)今年来,商南县强化部门协作,开展专项检查,深化调处结合,扎实开展四项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切实...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