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善的《走过丹江》,去年11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立即受到省内外文艺界的热评,还有许多名家联袂推荐。我怀着愉快的心情一口气把它读了一遍,很过瘾,也很激动,觉得真好!当时就想为它写点文字,呐喊几声,以期引起更多商洛同胞读这本书。不料还未着笔,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形势峻急,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都转移到疫情上了,我也如此。这一放下,就拖了几个月,实在有些遗憾。
写作这事,写文章的人都有体会,动了心思,有了灵感,必须趁热打铁,马上动手。苏轼曾有一个极为生动的比喻:如追“逃犯”,急于星火。如错过了,往往就写不出来,硬写也不会满意。现在我写的这点文字,自觉已不如当初的感觉了。
读完《走过丹江》全篇,首先想到的是苏轼题庐山那首七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土生土长的商洛人,又大半辈子工作生活在丹江边,而且也看过不少商洛地方志书和历史资料。敢说自己对商洛就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吗?显然知之不多不深,所以不免内疚。我相信同样生于商洛,长期工作在商洛和我一样的人,恐怕还有不少。
了解丹江,认识丹江的前世今生,丹江流域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数百万商洛人民群众生存生活情景,看看《走过丹江》,必定获益多多。所以,《走过丹江》无疑是了解商洛,进一步认识商洛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门径。这也是我希望更多商洛人,包括各个岗位上的领导同志都能读上这本书的原因。
育善是商洛人,是一位公务员,并负责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他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已先后出版了《李育善散文集》《山里的故事》《惊蛰之后》等多部散文集,也是陕西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商洛的人和事,为普通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写魂画像,树碑立传。他的目光始终是向下的,未见他为什么头面人物写过赞颂之文。
育善说他写《走过丹江》,意在为丹江立传。育善成功了,做到了,我向他致敬。传记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体之一,但是历来多是为人物作传记,为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地方立传的少有。记得20世纪80年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提议中国书画家“要为祖国山河立传”。我不知道书画家们响应李先生的提议结果如何,但是李育善现在以他独具特色的散文之笔,为我们商洛人民的母亲河——丹江,写了一部不错的传记。我以为我们都应为他点赞!古语说“大智若愚”“实者慧”。我和育善相识已有20多年了,但过从不多。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谦恭低调、温文尔雅,并无恃才傲物之气。实际上他倒是一个内涵丰厚有品有位的人,我以为可信可托。
《走过丹江》从体裁上说,是一部地理散文,明显有志书的味道,但是不像传统地理志书那样呆板生硬,而是生动活泼的文学散文,无论章法布局还是语言遣词造句,都是文学笔法。从题材上讲,它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纪实作品,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是丰满厚实,无虚笔虚情,而且把握很到位,没有才子气。全书共七章,一曰苏醒;二曰沧桑;三曰阵痛;四曰记忆;五曰治理;六曰特写;七曰向往。完整而系统地写出了丹江的前世今生,尤其像对龙驹寨、竹林关、荆紫关的叙写,颇多沧桑之感。作者先后在两年中,历时数十天,行程两千多公里,踏勘了丹江源头及沿岸数十个重要支流、城镇和乡村,走访了500多人,有古稀耄耋老者,也有村镇干部;有退休职工,也有乡贤业主;有当年丹江航运的老板,也有水手纤夫、农夫农妇,一一认真倾听他们对往日的回顾与诉说,讲叙远去的人情故事;又翻阅了数以千百篇地方志书和历史文献,千锤百炼铸成鸿篇,其辛苦可想,其成就可赞。
《走过丹江》最具特色的另一点,就是“李育善式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作品生命线,无论题材多么重要,语言不成功,就使人不堪卒读。《走过丹江》从始至终都是用原汁原味的商洛地方群众语言行文,不加雕饰,不做书生式的润色,包括许多群众话语中的虚词、语气词,一概保留,使人读来如面其人,如闻其声,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有声有味有色,始终感到亲切自然,有气场,有氛围,有温度,入耳入心。回顾育善以往的散文作品,语言特色也是他独具个人风采,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有一部重要的古代典籍《左传》,提出人生应有的奋斗精神:立德、立功、立言。被后人概括为“三不朽”。立德立功暂且不论,但是育善的《走过丹江》,我以为是可以长久传世的一部作品,因此我为育善表示祝贺!
新闻推荐
盛及我国10多个省市,遍布大江南北的传统美食神仙叶凉粉,近日在商洛市获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陕西秦巴神仙叶食品有限公司成...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