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也
去年,曾和小洪约好,一同去棣花古镇-贾平凹先生的故居。
六月的天气烦躁、闷热,虽是八点钟,太阳却已经高高地挂在空中,晒得人半边脸红扑扑的。大概40分钟的车程,乘务员一口商洛口音提醒车上的乘客:棣花古镇到了。揉揉睡眼惺忪的眸子,撑起了遮阳伞,望着前面窄窄的柏油马路,神秘而悠长,勾起了我俩的好奇心。凭着路旁路灯杆上的标语牌引导我们顺着路向前,向前……又是二十几分钟的脚程。
终于到了景区,这小径是木制的、一格一格的,中间留有些许空隙。右侧是一片芦苇,太阳慷慨地洒在上面,原本青木色的芦苇竟有了些金黄的感觉,随着轻轻的风儿惬意地摇摆、欢笑。爱美之心处处皆有。我和小洪在这片芦苇前各种拍照,为回去发朋友圈收集素材。
再顺着路往前走了百来步,放眼望去是片千亩荷塘。六月份正是荷花含羞而放的时节,一朵挨着一朵,似乎有了灵性,看着游人为它们拍照,夸赞他们的淡雅脱俗,便羞红了脸,但那脸红是那种少女的脸颊微红,粉粉嫩嫩。
我和小洪也被这美惊到了,直接放弃了遮阳伞,专心拍了不少的照。
顺着路,来到了风雨桥。桥身呈拱形半月状,桥两旁的柳树随着微风轻拂,那样的柔情拂去了夏日的燥热,也拂去了我们心里的烦闷。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才明白桥上这么多人的缘故。外面这样的炙热,桥上却是凉风习习,小坐一会儿还觉得有点冷呢!
走在古镇街上,脚底掠过的是石板小径,眼里看的是宋金两代的建筑,嗅到的是当地漏鱼儿、蒸面、凉皮的香味儿,听见的是淳朴乡音原汁原味儿的吆喝。青石板一旁有流水经过,细细长长,沿着打造好的渠道不紧不慢地跟着游人的脚步向前流淌。
这条街的两旁全是店铺,有吃的、喝的、卖文玩字画的……可谓是琳琅满目呀!我们在一家店铺前停住了脚。这是由灰青色的蓝砖堆砌成的门面,被时间侵蚀的红木门早已失去了颜色、掉了漆,门上横着一把生锈的大铁锁。门面右侧悬挂着两个大“秤锤”也是红色油漆刷过的,却也抵不住这六月的毒太阳,现在只是浅红模样。上边分别写着两个字“称”“心”。为了图个好意蕴,我和小洪又是一番自拍才肯挪步向前走。
终于抵不住香味的诱惑,我和小洪走进了一家冷清的、与旁家不同的小吃店。店主是个大约60岁的奶奶,她坐在里屋摇着蒲扇,靠在墙上。我想,她大抵是这儿最“佛系”的店主了。我和小洪点了两份漏鱼儿。以前在家的时候奶奶也爱做漏鱼儿,每值夏天,奶奶踩着凳子却仍需踮起脚才能够从架子上拿下来那个黑色的罐子。只是那罐子与寻常的不同,底下有许多食指大小的洞,罐身黝黑发亮。奶奶说这是从她婆婆手里就有的,或许时间更久远。“娃,饭好了!”一声和蔼将我拉回了现实。看着桌上那一份漏鱼儿,上面浇的是店主自家做的酸菜和调料汁,显得更为可口。舀起一勺,顺滑爽口,酸菜正好遮住了调料汁的辣味儿,口感独特。那“鱼儿”仿佛是游进嘴里似的。大热天里,吃一份,不仅解馋还消暑。
从小吃店出来,又觉得酷暑难耐。扭头看了看小洪,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就像刚才看到的荷花。对,但颜色更深一些。
再往前便是二郎庙了,我没有进去。只在庙外看了小会儿。我把手掌贴在庙外的墙壁上,闭着眼睛想与那段历史对话。我甚至暗自庆幸它被保存了下来,经历了历史大河的滚滚侵蚀,但它只付出了风吹雨打的代价。因为战争不分胜负,两朝便以此为界限,街道东边是宋、西边却是金。我走在这条宋朝金朝分界的街上,只稍稍偏离脚步,竟能感受两朝的挣扎。
谁知这条街还没走完,小洪竟在我身旁一踉跄,天实在太热了,不得已遗憾返回。
棣花古镇还有许多景点没去,包括我一直想去的贾平凹先生的故居。由于种种错过,至今也没去第二次。或者我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将棣花古镇一眼看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恩哲)商洛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近日,由商洛市药学会组织编写的《商洛道地药材志...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