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洛 今日洛南 今日丹凤 今日商南 今日山阳 今日镇安 今日柞水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今日商洛 > 正文

清风街上的周家酒坊 宋雨萌

来源:商洛日报 2019-12-05 09:38   https://www.yybnet.net/

技术人员进行酒精测试

顾客正在购买包谷酒

棣花古镇的清风街,不仅是贾平凹书中的情景再现,更是承载了厚重的地方文化。来清风街的游客,大都会到周家酒坊抿一抿包谷酒,探一探酒窖,感受酒文化的无限魅力。

墨香沁脾醇酒飘香

进入棣花古镇,踏入清风街,一路向西漫步,不用多久就可以看到周家酒坊的招牌。走入周家酒坊,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各种酒坛子整齐地摆放着,包谷酒、柿子酒、葡萄酒……让不嗜酒的人也心痒起来。正朝着大门的墙壁上,挂满了名人为周家酒庄的题字,周家酒坊的老板周群梁告诉记者,“老包谷酒”这4个字是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周家酒坊喝酒后,想到了多年前老清风街上酿的包谷酒,提笔写下的。

“吼秦腔戏,喝包谷酒”是商洛市书协主席吴平均题下的,“清风徐来,谷酒飘香”是著名书画艺术家李圯题下的,“老酒敬远客,新酿亲近邻”是著名作家孙见喜题下的……这些题词是对周家酒坊的高度赞赏,让周家酒坊的文化气息更为浓郁。

前厅里放置了一张大桌子,供游客品酒饮茶,谈天说地。从酒坊向南走去,就是周家酒坊的酒窖了。进入酒窖前,先穿过周家堂屋。周家堂屋依旧保持着从前的建筑模样,与前厅衔接的小院古色古香,院墙上铺着青色的瓦片,瓦片间长满了细碎的青苔,几株小花攀了上来,秋日里,格外有意趣。堂屋挂满了书画作品,旁边有张桌子,放着笔墨纸砚。文人雅士,俱怀逸兴,美酒入喉,泼墨挥毫,实是一大乐趣。穿过古色古香的堂屋,下了楼梯,就来到周家酒窖了。

很多游客都对酒窖充满了兴趣,走入酒窖,不仅可以看到包谷酒的制作过程,还能一览酒窖内部的风光。那些酒坛子一大半都埋在地下,盛着香醇的美酒,光是看着,就很震撼。四周是石头砌成的墙,颇有一番韵味。

一些酒坛子上面贴着字条,询问老板后,得知这是客人存下的酒。都说酒越陈越香,游客购买酒后,可以在酒窖免费存放5年。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将酒封起来存到酒窖,到时候拿着存根来取,可以喝到更有味儿的美酒。酒窖的南端,是周家酒坊的后院。

后院挂满了金黄的柿子,绿色的藤蔓摇曳在木质的栏杆上。从后院出去,千里荷塘映入眼帘。品完美酒,闻罢墨香,观过酒窖,再去荷塘争渡,这一顺溜儿,好不惬意。

匠心工艺百年传承

周群梁的爷爷周德娃从1903年开始在清风街酿制包谷酒,周群梁的父亲周田兴自小跟随父亲学习酿酒,周群梁传承祖业,于2013年棣花古镇景区开放后开始规模化生产老包谷酒,他主要负责包谷酒酿造技术、工艺流程。

100多年来,棣花古镇清风街上的周家酒坊酿制的老包谷酒已经传承四代,周家人祖祖辈辈坚守祖业,研习秘方,形成了独特的酿制技法。老包谷酒传统酿造工艺是古老酿酒技艺的遗存,在商洛白酒发展历史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周家老包谷酒又名昙花玉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昙华寺。昙华寺又称昙花古刹,位于棣花老街西牌楼西南,寺内小塔十几座,清泉四五处,青松高千仞,可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媲美。昙华寺的泉水清澈甘甜,源源不断,周家先辈用昙华寺的泉水精心酿酒。因昙华寺闻名遐迩,用昙华寺的泉水酿造的酒别具一格,人们就把周家包谷酒称作“昙花玉液”。

现在的周家老包谷酒,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工艺,发掘内涵,彰显品质。举一杯老酒,观其色纯净清澈,品其味绵柔悠长,闻其香芬芳四溢。古老工艺焕发出青春活力,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降低血脂、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更为人们津津乐道,符合现代人绿色健康的理念,是前来观光游客们的首选。

据周群梁介绍,老包谷酒在制酒曲过程中,使用的是本地生产的绿色无公害的小麦、大麦、高粱等农作物,加上青蒿、苷草等中药材料酿制完成以后,采用猪血、糯米混合进行封坛,置于地窖储存3至5年。整个酿制过程都是纯手工,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绿色、纯天然、无公害、原生态,符合当代人追求的饮食习惯。

每年夏天中伏前后,周家酒坊选择当年产的优质小麦、大麦、高粱、豌豆、玉米制作酒曲。8月至来年3月,周家以玉米为原料进行蒸粮,将玉米粉碎后用60°-70°热水浸泡10-12小时,入锅蒸,每天两锅,蒸5小时左右,至蒸熟为止。而后再进行摊粮、装缸、发酵,蒸料出酒。这些酒经过酒精测试、品尝师品尝,达标后便可出售。最后,酒坊对大量的余酒进行封存,通过猪血、糯米进行混合封缸,存入地窖,年份越久,口感愈加醇厚。

周家酒坊的制酒工艺,不单纯是一门工艺,更是清风街三代人的美好记忆,也是绵长醇香的谷酒文化。

壮大自身带动周边

周家酒坊自开业以来,顾客好评如潮,包谷酒销量逐年提高,2018年老包谷酒总收入达60多万元。周家酒馆的匠心传承,不仅丰富了棣花古镇的旅游文化,更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业,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了解,常年在周家酒坊务工的贫困户有三四人,每年8月至来年3月,周家酒坊进入忙碌期,这时候会雇上十几个人,打柿子、翻酒曲、做酒醅,女工一天务工费80元,男工一天130元,提升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周家酒坊的后院挂满了金黄的柿子,周群梁告诉记者,这些柿子是用来做柿子酒的。今年光是柿子,就收了三四万斤。据了解,今年周边的好多柿子都没人夹,白白地浪费掉了。这些柿子金黄饱满,在周群梁这里是酿柿子酒的佳品,于是周群梁一家一户地上门去收,这一收就是三四万斤,实现了酒坊与村民之间的“双赢”。

周群梁是个善良热心的人。今年6月,当他得知花瓶子镇花中村的贫困户李锁子喜爱酿酒却缺乏技术时,便与朋友一起去上门指导。李锁子左眼失明,多年以来,一直在县上做水泥工。他喜爱饮酒,也喜欢酿酒,但是技术上不过关,导致酿的酒口味欠佳。周群梁发现李锁子的酒曲没做好,此外,发酵空间密闭性不够,蒸料火候也没把握到位。发现问题后,周群梁给出了李锁子解决的办法。李锁子积极好学,怀着感激,将周群梁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自那以后,李锁子酿的酒口感大有提升。从前他酿酒只是自己喝,现在还可以卖给周边的人,得到了他人的肯定,也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

百年工艺用心酿,老包谷酒十里香。相信在美好的未来,周家酒坊会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志愿者进大山送“温暖”

老人们选择棉衣12月2日,陕西省慈善协会“众人行”志愿者服务队2019年第五次走进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郭村及郭村联办小...

商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清风街上的周家酒坊 宋雨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