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商洛新闻 > 正文

百姓生命的“守护神” ——记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民主村地质灾害监测员邵汉民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7-27 17:55   https://www.yybnet.net/

邵汉民在大地位移监测点实地监测

邵汉民在认真记录水位监测数据

邵汉民向国土部门干部介绍监测点情况

吕丽霞 李岚

邵汉民是商洛市1600多名地质灾害监测员中普通的一员。担任地质灾害监测员14年来,从滑坡体的监测,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从预警信息发布,到提醒群众安全防范;从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到帮助村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他用辛劳和汗水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也为商洛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23日下午4时多,因轻度脑梗在城里住院的邵汉民挂完吊瓶,喊来护士拔掉针头,就急匆匆地骑着摩托车往家里赶。

从22日晚上开始,秦岭山区阵雨时断时续,回到家时的邵汉民衣服已经半湿。但他没有歇息,换上雨鞋,拿上尺子和记录本,撑开雨伞,便来到村民王立志家门口的记录点,测量了水泥监测桩之间的距离。

“5.955米,两天走了5毫米!”他叹息一声,做好了测量记录。

在村民王小志门前,他查看了墙壁上的裂缝,又到几处监测点及危房户家里,测量、记录,并再三叮嘱群众:“这两天有雷阵雨,夜里都警醒点,要是雨大的话听我指挥,按原定线路撤离,千万不敢耽搁!”

巡逻了一大圈后,时近19时,邵汉民回到家里吃了碗面,打开喇叭将雨情向群众作了通知,又拿起手电筒奔向11组的李胜家。李胜是个盲人,他家又是重要监测点,这样的雨夜他不放心……

民主村9组至11组三个村民小组原名叫王洼,在这个四面环山、植被茂密,方圆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102户人家356名群众。看似风光旖旎、宁静秀美的小山村,其实在它的地表下暗藏着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走进村落,到处都可以看见东倒西歪的树木、坍塌的民房和地面墙壁上长长的裂缝。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遇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经商洛市和商州区国土资源部门实地勘察论证,这里为大面积滑坡区域,需要进行重点监测,以预防发生自然灾害,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对这里的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做出预警,灾害发生时迅速反应,组织群众疏散撤离,就必须在当地挑选一名责任心强,能吃苦的人员来胜任此项工作。

几经筛选,2002年,商洛市国土资源部门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村党支部书记邵汉民。虽是国土资源部门选定的地质灾害监督员,但却没有一分钱的报酬,纯属义务。邵汉民二话没说,爽快答应了。从此,这位土生土长的村干部肩上又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埋桩法、贴纸法,他成了地质灾害监测“土专家”

当上监测员,就要在雨季进行实时监测,随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监测情况,提供有力数据供上级部门分析研判。可整天和泥巴打交道、只懂得简单监测知识的邵汉民,不知道如何“上手”是好。

一次,邻居家墙上裂开了缝,慌忙叫他去看,他只知道这是滑坡体的下滑造成的,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羞愧。之后几天,他一有空就到邻居家外墙边,盯着那条弯弯曲曲的细缝,看着一群蚂蚁爬出爬进,苦思冥想,希望能找到监测方法。

有一天,邵汉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如果滑坡体滑动,墙体就会裂开,给裂缝上糊上一张纸,如果纸裂开了,就说明墙缝大了,而且能据此测到裂缝变大的数据。他急忙从家里拿来白纸,糊在几户群众家的裂缝处。虽然大家都笑他的办法“笨”,却不得不佩服,这个方法也实实在在起到效果。后来,他如法炮制,又在村里几处滑坡体的裂缝两旁地上栽上两根木桩,经常测量两桩之间的距离,记录滑坡体变化,为上级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大家都把邵汉民“发明”的这种测试法称作“测桩法”。

聪明的人往往都善于思考。2003年,国土资源局领导来检查工作,当时正是雨季,路上积水成河,一位干部谈到,之所以出现滑坡,说明地下水饱和了,储满了水的土壤重力加大就会下滑。领导检查完工作回去了,邵汉民却在不停地琢磨,如果我能监测到地下水饱和,那是不是就能提前预测到滑坡?可怎么才能知道地下水饱和呢?看着自家院子里那口用了几十年的老井,他有了主意。老人们总说,下雨多了,井里的水就会上涨,原来是土壤里的水跑到了井里,如果记下井水的深度,在下雨天经常测量水位,不是就能通过井水的变化知道地下水的情况?他为自己的这个“发明”兴奋不已,当天就找来两根细长的木板,接起来后画上刻度做成尺子,放在井里一试,哈哈,还真好用。镇上国土所的同志来他家一看,惊奇不已,笑着夸他:“老邵,你这发明太实用了!”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邵汉民摸索出了金字塔式管理体系,由他管3个小组长,3个小组长又安排3名户长,分别管理几户重点监测户,一旦遇到险情,他向组长通知,组长联络户长,保证群众在第一时间安全撤离。

实践证明,邵汉民的这些“土发明”起到了作用,他也通过这些辅助工具,向市、区国土部门提供了最翔实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

建石堰、修排水渠,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前他是“黑包公”

邵汉民平时性格爽朗,爱和人开玩笑,但他心里时刻装着百十户人的安危,谁在这件事情上和他杠上劲,他就变成了黑脸包公。

2003年冬,他看到村后滑坡体下滑严重,就向镇政府汇报了情况,争取资金8000元,计划在后坡修个石堰,阻挡缓坡下滑。钱少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程刚开始,他就看出了猫腻,施工队用的水泥量太轻。他当时就吊了脸子,现场让加重水泥,把负责人叫到当面说:“就仅这些钱修,宁可修短些,但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可开不起玩笑。”一席话说得负责人连连点头。

从那以后,他整天守在工地上,工人干活他监督,工人吃饭他看场子,有空了才匆匆回家吃口冷饭。不到10天,一个长8米、高3米的石堰完工。十多年来,这个石堰对守护村庄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大家都感慨,要是没这个石堰,我们这儿不知道都被冲成啥样了!

长期以来,民主村3个组的排水渠破旧,下雨时雨水不能及时流走,就会对群众房屋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009年,邵汉民争取到一笔资金,准备修一条排水渠。修渠要从一户人家阳沟经过,那户群众借机想要点钱,他一下子就火了:“修水渠关系到每一户的利益,大家都应该给水渠让路,凭啥给你钱?”双方僵持不下,因为这件事,平时友好的关系一下子降到冰点。对方绝不让步,邵汉民让施工队改了修渠方案,不从这户人家阳沟经过,下面的渠顺利修通,没有一人再敢要钱。

2011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水渠里到处都是柴沫子、树梢,邵汉民叫来了一位村民组长,让他组织村民清理,以防下次下雨堵住水路,给下游造成人为的灾害。谁知这位组长却浑然不在意,不愿组织劳力,还和他吵了起来:“几十年了,从没出过事,也没见把人冲了!”他火冒三丈:“没冲过?1978年的水灾你知道不?以前的溜坡你见过没有?出了事那就是几十条人命,你担得起吗?”就这样,平时相处的很好的朋友争吵起来,他咬着牙下了死命令,不管咋样,必须得清理。说完之后他气咻咻地回家,坐在屋檐下默默流泪。等积压的委屈释放殆尽,他又扛着铁锨和群众一块清理水渠去了。

就这样,邵汉民用“黑脸包公”维护了群众的安全,大家也渐渐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面对记者采访,许多群众笑着说,别看他发火哩,都是为了大家,人家不管这地质灾害,过的还是好日子,他风里来雨里去的,就是为了守护咱群众的安全呀! 

测量、监督、安排撤离,关键时刻他动用“铁手腕”

王洼监测点有3个大地位移桩监测点,2个水位监测点,3处糊墙监测点,邵锋利、王立志、李胜等10户重点监测户,一到雨季,邵汉民一天都往这些地方跑三五遍,如今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这些监测点。监测户一看他来,就带着他到家中查看情况,按他的吩咐清理阳沟,或是准备撤离。

十多年来,他把重点监测户当成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谁也没想到,一到关键时刻,平时对他们态度和蔼、嘘寒问暖的邵汉民,却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见识到了他的“铁手腕”。

2005年夏天,连续下了10多天的老淋雨,村里洪水四溢,水流成河,邵汉民整天四处查灾,唯恐一处不仔细让群众受灾。一次检查中,他发现村民李康志厦屋裂开了缝,第二天又去查看,裂缝更大了,房屋半高半低,眼看不能住人了。当时,李康志的母亲还住在里面,儿女们都不在家。他让老人搬往上房,老人别别扭扭不愿意,劝说了半天没效果。他急了,强行把老人扶出来,拿了一把铁锁锁了房门,把老人送进上房。几天后,儿子们回来,专门到家里感谢他说:“好爷哩,幸亏你把我妈扶出来了,要不然还要出人命哩!”等天放睛,他和李康志商量着在村里叫了几个劳力,将他家的厦屋拆掉。

从那以后,邵汉民就有了自己的“法宝”:从街上购回10把锁,关键时刻谁不撤离就架出人直接上锁。村民邵锋利和李胜这些年就多次被他架出门。

邵锋利家的房和邻居的房屋连成一体,两家各3间,邻居家的房早成了危房,多年不住人,他家的房子墙壁上裂缝很深,门窗已倾斜,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家5口一直住在里面。李胜家是敞亮的3间砖瓦房,虽然几经修缮,依然是墙歪门扭,地上扭动着蛇一样的缝子。李胜眼睛看不见,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每到下老淋雨,邵汉民就上门动员两家人搬离,住到安全地方。两家都是出了名的“老顽固”,咋说都劝不动,尤其是李胜,还冲着他嚷嚷:“我在这住了一辈子了,也没见出人命,我不走,就是房塌了把我捂死到里边也和你没关系!”说完抱着房门不丢手。他二话不说,叫来两个年轻小伙子,把李胜抬了出去,对他说:“你吃住到我屋都行,就是不能在这屋里住。”说完“喀嚓”一声锁了门,李胜只得蔫蔫地跟着他走。锁了几次之后,两家人也都习惯了,见到邵汉民来,就锁了门自己转移。后来,为了解决李胜的转移问题,他向镇民政申请了300元钱,请了几位群众,将李胜院子里的一间旧牛圈改成简易棚,让他雨季在那里躲躲。

当时嚷得最凶,事后两人却对邵汉民心存道不尽的感激。邵锋利见人就说,这些年要不是邵支书,我早就捂死在里面了!李胜则满心羞愧地说:“我心想我一个孤老头子,对社会没有贡献,命不值钱,害你跑来跑去,还不如塌死算了!”邵汉民听了咧嘴一笑:“人家国土部门能把这一件事情交给咱,就是对咱的信任,我就必须把这个事情干好,不把你管好,我对不起国土局,更对不起组织对我的信任!” 

湿衣服、感冒药、晚收的庄稼,为了群众的安危他甘愿“吃亏”

当了14年的地质灾害监测员,邵汉民的妻子任淑兰最大的感受就是,家里越忙他越跑的不见人影。这些年,她洗的最多的就是丈夫的湿衣服。夏天一下雨,他往往连草帽也顾不上戴就跑了,回来就是半夜了,一身湿衣服,膝盖以下全是泥,弄得像个“泥猪”。最让她担心的是,丈夫一淋雨就感冒,还容易发高烧,现在家里的感冒药常年不断。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学会了肌肉注射,成了他的“专职医生”。

这些都是小事。让任淑兰最心疼的是,眼睁睁地看着糟蹋在地里的庄稼。

有一年,地里的小麦成熟了,他们正在割麦子,天上突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硬硬的雨点直砸地面。因为之前下过几天雨,地下水几近饱和,怕重点监测户出事,邵汉民扔下镰刀就跑,任淑兰看着割了5分多地的麦子,欲哭无泪,这么高的山,她咋拿得回去?最后,麦子一根也没拿回家。两三天之后天晴了,她来到地里一看,麦子全被雨点打落了,成了光秆秆。她气得吃不下饭,不想出门,怕人笑话。邵汉民安慰她说:“你别难受了,咱干了这事就得操这份心,吃点亏没啥。”

2007年秋,连续下了两个月的老淋雨,眼看着玉米成熟了,村民们都趁空抢收,邵汉民却整天忙着监测,带领群众清阳沟、改水,有时饭吃到一半碗一扔就跑了,根本顾不上管地里的庄稼。此时任淑兰又得了糖尿病,吃不下饭,也干不了地里活。就这样,2亩地的玉米硬是耽搁在地里,等雨晴了收回家时,玉米穗上已长了出芽子。这次,妻子真的生气了,好几天不给他好脸色,想起烂了的庄稼就心疼得直哭。他给妻子解释:“遇到这种事,宁叫庄稼烂了,也不能让群众有生命之忧。屋里的啥都能丢,但人命不能丢,我豁出去了!”

为了群众的安危,邵汉民甘愿做任何事。村民李小平家房子成了危房,邵汉民一直没让他在家里住。2013年,李小平父亲去世,按照农村习俗,李小平要把父亲停放在自己家中。邵汉民听说后连忙去劝他:“这房是危房,你父亲过世后要办丧事,人来人往的,万一房塌了咋办?还是不能在屋里停!”李小平一听怒了:“我爸老了,不停在我屋停在哪?”邵汉民说:“你停在我屋都行,就是不能停在这危房里!”农村有个规矩,新孝子都不能进别人家的门,以免给别人家染上晦气,在别人家穿白戴孝是一大忌。他这样一说,李小平反而不好意思了,说:“咋样也不能进你家的门。”最后,几经商量,他帮李小平在山墙边搭了一个灵棚,将老人停放在那儿。

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湿衣一身泥,以喇叭为伍,以铜锣为伴。十几年来,邵汉民穿坏了5双雨靴,用坏了十几把手电筒,记满了15本监测记录本!他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尽最大努力做好地质安全隐患监测工作。

儿子邵喜锋至今还记得父亲雨夜对他们弟兄的吼声:“下雨哩还不出去看看,坐在家里干啥啊?”

妻子任淑兰至今还记得村人的嘲讽:“整天忙滑坡体,连庄稼都不收,咋不吃滑坡体去?”

但家人记得更多的是乡亲雨夜惊慌的眼神、群众送来的牌匾,还有邻镇群众夸奖的话:“这个老邵长啥模样,咋人人都夸他?”

从开始义务监测,到后来每年270元工资,再到现在每年1000元的报酬,邵汉民依然故我地坚守着,无怨无悔。担任地质灾害监测员14年来,他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滑坡体,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邵汉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性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誉,同时也受到了组织的肯定。他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监测员。2015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把他所在的王洼滑坡体确定为省级地质灾害示范监测点,并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

由于年龄的原因,2015年年初,邵汉民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少了事务缠身,他便一门心事投入到滑坡体监测和群众的移民搬迁工作上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邵汉民说,自己虽然从支书的位子上退下来了,但他的工作还要继续。他会一直盯紧王洼的滑坡体,守护百姓平安!

新闻推荐

有人提议商洛改商鞅大多数网友不赞成

本报商洛讯(记者孙强)一名网友发帖调查,“商洛市改名为商鞅市你赞成吗?”几乎所有留言的网友都不答应。一人呼吁:商洛改名商鞅咋样2月15日下午2时许,华商网商洛论坛里出现了一个名为《商洛市改...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姓生命的“守护神” ——记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民主村地质灾害监测员邵汉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