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洛 今日洛南 今日丹凤 今日商南 今日山阳 今日镇安 今日柞水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今日洛南 > 正文

发展蚕桑促脱贫 姚渤潮 贾倍倍

来源:商洛日报 2019-09-24 03:54   https://www.yybnet.net/

群众推着蚕茧去售卖

“我老婆子啥都干不了,看到村里人养蚕,我就养了一张多蚕,没想到还卖了2200多块钱。”近日,洛南县四皓街办连河村西河蚕桑协会80岁老人张爱莲领取卖蚕茧的钱后激动地说。

精准帮扶兴产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为做大做强连河村蚕桑产业,千方百计抓蚕桑产业发展。从各个渠道先后争取资金30多万元,帮助连河村修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养蚕室,为广大农户购买良种桑树苗20多万株。还帮助连河村组建西河蚕桑协会,吸纳会员120多人,累计栽植良种桑园750多亩,年均养蚕22.5吨,蚕农实现收入80多万元。蚕桑收入已成为连河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156元。

协会带动保增收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连河村成立了西河蚕桑协会,协会充分发挥其培训、指导、协调、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功能,积极为当地蚕农提供优良蚕种;蚕桑协会每年在蚕桑生产期间,适时邀请县蚕桑专家和技术人员来连河村培训技术3次以上,协会技术人员及时上门为蚕农现场培训桑叶采摘、储运、幼蚕饲养、防病等技术,为蚕农提供消毒药物,及时联系组织商户在连河村收购蚕茧,从而有效解决了全村养蚕群众的后顾之忧。西河蚕桑协会每年从种养殖大户、养殖能手、贫困户中选择先进蚕桑养殖户进行表彰,树立典型,培育头雁带动发展,对于新建蚕室的群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蚕桑养殖,巩固脱贫成果,使西河蚕桑协会成为连河村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

“这比起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养蚕可以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家里,收入还不错,今年的一茬夏蚕我就卖了8600多块钱。”蚕茧收购现场,连河村西河蚕桑协会会员雷剑对卖蚕茧的群众笑着说。

在西河蚕桑协会的帮助带动下,76岁的贫困户张麦娃逐年扩大养蚕规模,养蚕年均收入突破1.2万元,通过养蚕赚了钱,他把家从山上搬至村道边,并在村道边新修建了140平方米的4间砖混房屋一座,真正实现了稳步脱贫。

示范引领增动能

“连河村山高平地少,只有蚕桑才能保持连河的青山绿水,同时也能让农民增收致富。”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雷利锋说道,这两年,他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在家建起两间蚕室,年养蚕7张左右,收入两万多元。他在养好自己蚕的同时,抓好养蚕协会日常工作,及时深入农户为蚕农提供养蚕技术服务。同时,村上还通过表彰先进培育蚕桑产业发展领头雁,养蚕大户现身说法、示范引领等,着力推动连河村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雷剑、黄照等贫困户作为蚕桑协会的会员,在雷利锋父子的带动下,养蚕技术日渐成熟,成了连河村蚕桑养殖大户,如今雷剑年均养蚕10余张,收入2万多元;黄照年均养蚕七八张,经济收入可达1万多元,他们也是第一批依托蚕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农户。

辐射带动促脱贫

连河村西河蚕桑协会在做好全村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与周边营房、马河等村结对帮扶,共同发展,由协会向其他村养蚕户及时提供蚕种、蚕药、养蚕技术指导,也坚定了当地种桑养蚕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强化产业支撑。

四皓街办营房村东坪组在连河村西河蚕桑协会的带动指导下,18户农户年均养蚕100多张,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

新闻推荐

一块民国时期的墓志碑

一口水井,它在陕西洛南石门镇街道背后的村子里。这口水井什么时候打的,具体时间没有人知道。问及附近的村民,他们说,这口水井...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发展蚕桑促脱贫 姚渤潮 贾倍倍)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