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晓翔 见习记者 张珍珍
7月25日,从洛南县城出发,沿202省道向北25公里,进入石门镇张湾村。这里绿树成荫,红花掩映,水流潺潺,环境整洁,村边田地里成片的西洋参、观赏牡丹、桔梗长势喜人,20多名贫困户正在田间忙碌,谈笑间对新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
“这里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这些贫困户不但可以享受到股金分红,还可以得到产业发展收益,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还能在这里干活,一月收入3000多元。”55岁的李甲平指着观赏牡丹园说,“村上还给我上大学的孩子一年补助6000元,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下,我再发展点中药材,脱贫不成问题。”
去年来,张湾村在市林业局的大力帮扶下,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创建“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产业+农户”的模式,通过帮贫困户注资入股、入社务工、收益分红、资金积累、引领发展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洛南县将其纳入整体脱贫村之列。
1 创新帮扶机制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强起来
张湾村位于洛南县城以北的秦岭深处,这里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保守,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67户1721人,2017年全村贫困户100户369人,产业发展缓慢,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不足。
“要想让张湾村尽快脱贫,必须尽快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进一步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时驻张湾村第一书记李靖静说。
李靖静介绍,2017年张湾村借助全县推进“三变”改革东风,及时组建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张湾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随后不断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各种章程,创建“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产业+农户”的模式,注资106万元,流转土地730亩,大力发展观赏牡丹、西洋参、朝天椒等产业,建立1名总经理抓总体工作、7名产业发展经理分管包抓、共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石门镇党委书记何云兰说:“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有人管事,同时也有钱办事的局面,达到了‘三变搭建致富桥,合股联营奔小康\’这样一个共赢的目的。”
同时,积极动员社员、贫困户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加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市林业局为每户贫困户注入3000元股金,年底享受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提留收入的10%作为公积金,其余90%经营利润按照股权比例给贫困户分红。通过贫困户集资入股、入社务工,有效推动了“三变”改革,进一步明晰了产权,使资产股份化,收益分配红利化,股权量化到人,将资源、资产、资金整合了起来,人心凝聚了起来。目前,群众以土地入股730亩,23名党员、产业大户资金入股210万元。
2加大带动引领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我们夏季每天基本要支付五六千元劳务费。”村支书孙有良说。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发展,需要大量人手。就拿西洋参来说,不能晒太阳也不能不晒,每下一场雨都要立即喷洒防菌防虫农药。每年从6月份开始,就要进行防虫防菌管理。张湾村的剩余劳动力和53户贫困户劳力全部被利用起来,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务工,可使户均年增收七八千元。
张湾村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按照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赏牡丹、西洋参、朝天椒等七大产业,并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引领,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张湾村既注重规划发展观赏牡丹、桔梗、朝天椒等见效快的短产业,更注重西洋参、核桃等长效产业。去年6月份他们投入60万元,建成观赏牡丹总繁育基地50亩,从山东菏泽引进观赏牡丹3.5万株,订单销售,牡丹籽成熟后,基地来人统一采摘远销海外。今年3月,又统一规划栽种了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桔梗400多亩、朝天椒150亩,均签订销售协议。同时,依托当地适宜连翘生长的特性和栽种西洋参的传统,去年11月张湾村投资60万元栽植连翘1000亩,建成西洋参产业基地15亩,预计总产值150万元。
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张湾村通过注资入股、土地流转、入社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帮扶贫困户,包扶单位为100户贫困户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注资入股,贫困户每年享受不低于10%分红;流转土地贫困户除享受每年每亩300元土地流转金外,还享受每亩不低于30元的土地分红;贫困户核桃经济林除正常享受土地流转政策外,核桃收入全部归贫困户所有,科管由集体组织统一实施,集体资产入股按收益的18%分红;将贫困户纳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务工,每天可收入50元至70元。同时,市林业局为村上争取生态效益补偿款,一亩地补偿13元,一年村集体林补贴70多万元,按比例村留15%,组留35%,50%发放农户。
同时,张湾村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引领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先后帮助群众规划核桃1000亩、中药材1000亩和连翘1000亩,以核桃为基础产业,确定“核桃+”产业模式,大胆探索出了“四借四还”产业脱贫致富发展模式,即“借果还仁、借籽还药、借菌还菇、借鸡还蛋”。针对群众栽种中药材习惯和市场发展预测,市林业局先后投入23万多元,购置连翘药苗2万多株、丹参苗343万株、牡丹苗12万株,发展丹参基地300亩、牡丹基地110亩;投入1.5万元,补贴群众发展万寿菊200亩;还有桔梗、苦参、猪苓、南天星、苍术等300亩;调回良种核桃苗发送群众,全面科管;投入4.62万元,购回青年鸡1700多只,为66户贫困户每户至少发送25只,培育林下养殖和圈舍养殖肉、蛋鸡专业户,发挥脱贫致富示范作用。并先后到山阳、柞水等县实地考察,目前同山阳县络亿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签订200亩桔梗收购订单,35亩何首乌收购订单;同天士力商洛分公司签订150亩丹参收购订单;同陕西辣上天辣椒种植公司签订150亩收购订单,保证村集体经济收益。
“林业局驻村工作队是真心帮扶,我家种植香菇2万袋,我还参加村核桃防虫专业队和外出劳务队,今年全家纯收入三四万元没问题。”香菇大户杨军锋高兴地说。今年45岁的贫困户王青良,妻子智障,家中有个8岁的女儿需要照顾,他因此无法外出务工,买了一台微耕机在合作社务工,年增收8000多元。今年村上还成立了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30多人,到商洛市区做城周绿化,男工每天120元,女工每天80元,人均年可增收5000元。
3 加大资金投入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富而思洁,富而思美”是广大贫困户脱贫后的强烈愿望。张湾村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本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村容村貌,着力改善环境卫生。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乡村环境,他们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理念,积极实施通村入户道路硬化、危旧房改造、土坯房改造、微小景观建设、村落院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将生态亮点打造成旅游景点,将美丽乡村串联成自然景区,让农村增绿、环境增美、农民增收。
为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面貌,帮扶工作队积极组织实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四清洁”工程,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为每个组聘请贫困户清扫垃圾,在每个组安放垃圾箱,在道路两旁安装垃圾桶,着力解决过去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的问题,同时为了约束村民,培育村民公德,他们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公约》。
“村里先后组织机械、人工清理村里的草堆、粪堆、垃圾堆,栽女贞120株、黄杨200株、竹子1800株、木塑栅栏1400米、竹栅栏500米,实现了环境美化、门头亮化、篱落绿化。”村支书孙有良说。他们还组织村民自发打扫房前屋后卫生,一周一评比。另外,注重民风引领,培育文明新风尚,按照“全村有特色、一墙一风景”要求,在广场、村委会驻地及贫困户新改造的房屋上,采用手绘画、漫画、剪纸等形式制作文明新风尚等内容的文化墙,让群众感受文明熏陶、接受文明教育。目前,全村共建成“文明礼仪墙”30面、“传统文化墙”20面,呈现出“乡村净美民风淳、人心思进奔小康”的喜人景象。“结合村情,在保持群众房屋特色的同时,进行危房整治,文化墙上将‘孝老爱亲\’等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耳濡目染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共建美丽乡村。”石门镇党委书记何云兰说。
在市林业局的帮扶下,村上先后投入170万元修建大桥两座,争取资金20万元完成村文化广场建设及周边绿化美化工程,完成69户危房、土坯房改造,1万多平方米院落及连户路硬化,全村其余土坯房改造及院落硬化正在进行;完成4个小组2100米路基改造工程,为路面硬化奠定了基础;争取167万元修路7条、便民桥2座;争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5万元,新建起标准村化卫生室。一系列的措施,解决了农村环境面貌差的问题,使村里真正美起来。
张湾村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激活了农村资源,激发了农民活力,结牢了集体、合作社、农民的利益链条,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经济的蝶变。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新闻推荐
黄胜利喂养自家的牛核心提示“我以前思想保守,脱贫信心不足,在村级开展的扶志扶智教育活动引导下,使我的思想观...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