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洛南新闻 > 正文

洛南一位贫困户的完美蜕变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7-27 05:48   https://www.yybnet.net/

黄胜利喂养自家的牛

核心提示

“我以前思想保守,脱贫信心不足,在村级开展的扶志扶智教育活动引导下,使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从一名不懂技术赚不到钱的打工仔变成饲养肉牛、种植药材年收入3万余元的种植养殖户,我现在的脱贫致富信心很足。”贫困户黄胜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家住洛南县四皓街办连河村的“80后”小伙黄胜利,从小受居住在大山深处父母的影响,既没有可以谋生技艺,思想又保守落后,2015年黄胜利一家因缺技术、缺资金被认定为贫困户。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3年中专毕业的黄胜利,先后在广东等地打工,但由于没有技术,打工期间没有赚到什么钱。随着父母的年龄渐大,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二老每年药费就需近两万元,全家经济十分拮据。2016年返乡的黄胜利想谋求出路、摆脱贫困,苦于没资金、没技术,发展产业信心严重不足,顾虑重重,全家一筹莫展,在脱贫路上走得很艰难。

在2016年商洛市委组织部帮扶连河村过程中,工作队多次上门找黄胜利谈心,并邀请黄胜利一家参加村上组织的扶志扶智活动和产业发展培训会。为进一步开阔黄胜利的视野和眼界,工作队和包扶干部先后带领黄胜利前往丹凤县、商州区考察养牛产业,学习养牛技术,努力提振黄胜利产业发展信心,鼓励黄胜利树立战胜脱贫的决心,有效激发他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通过帮扶引导,黄胜利慢慢解除了自己的思想顾虑,工作队结合黄胜利家里有传统养牛经验,制定了养牛产业发展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他们针对黄胜利缺资金实际,帮黄胜利申请到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针对黄胜利没有技术实际,为黄胜利确定了专门畜牧养殖技术指导工作人员,黄胜利从当地购买了4头母牛,建立圈舍、购买了农用车和粉碎机,开始了他的肉牛养殖之路。

黄胜利深知“一把草,满地跑”的人工放养传统方式已不适合肉牛育肥生产,他决定用半饲养半放牧的养殖模式去养牛。黄胜利每天起早摸黑,冬天给牛保暖加料,天暖和就把牛赶上山,这种半饲养半放牧的养殖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生产出了优质牛肉,颇受商户青睐。黄胜利利用自己学到的养殖知识,及时对繁育的小牛进行疾病预防,有效防止了小牛疾病和瘟疫发生。如今,黄胜利的养牛规模逐步扩大,从最初的4头牛已发展到现在的20多头牛,两年时间他的脱贫产业发展得有模有样。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我们贫困户再也不能给政府添负担了,要争取早日脱贫!”黄胜利在发展养牛产业的同时,在自家的4亩土地里还种植了天南星、丹参等药材,除草、防虫、追肥,黄胜利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望着茁壮成长能助他脱贫致富的药苗,黄胜利心里乐开了花,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去年出栏3头肉牛收入1.5万元,药材收入1.2万元,还领到了4999元的封顶养殖种植补贴,全年收入3万多元,稳定脱贫没有问题。”黄胜利满脸的自信。

昨天,黄胜利指着身后的四间洁白一新的房子告诉记者,去年村上按照C级危房改造标准,由工队统一施工,对他家的4间土坯房进行了完整的改造,不但给房顶铺了瓦,还涂了墙、吊了顶、铺了地板,并对他家院落和入户道路进行了硬化,住进焕然一新的房子里,自己的脱贫劲头更足了。

黄胜利致富不忘乡亲,他向记者说:“我们贫困户只要不等不靠、务实肯干,只要有信心,条件再差也能脱贫奔小康。等我的肉牛养殖业发展壮大后,我还要带领家乡父老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甩掉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之路!”文/图记者张红中通讯员赵晓翔秦丹

新闻推荐

残疾人成功创业 贫困户从中受益 陈晓锋

残疾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在洛南县,却有这么一个残疾人,他自强不息,成功创办专业合作社,不仅自己...

洛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洛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洛南一位贫困户的完美蜕变)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