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洛南新闻 > 正文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来源:铜川日报 2018-03-09 09:40   https://www.yybnet.net/

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气氛正浓,年味还坚持在山间村头。赵塔村却几乎看不到年的气息,只有个别家的大门上贴着对联,看不到一个过节必备的灯笼,更没有热闹的社火。房子基本上是窑洞或者土坯房,个别是陈旧的砖房,散落在峁上沟底,倚在有些坡度的山坡,像一幅以土黄为主色调的油画,时光似乎静止不动。村主任张方利说,我们村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一部电影的名字,当时风靡大江南北,同行的年轻人都没听说过。

赵塔村的位置并不偏僻,位于印台区红土镇,周边有过去铜川矿务局的王石凹矿和金华山矿,都是大矿,1958年建设的王石凹矿还是国家“一五”重点项目,离村子不到十里路。靠山吃山,过去村里人的收入主要在煤炭上,许多青壮年在矿上找活,孩子也在矿上上学,村上前多年也有一个煤矿,收入还是不错的。随着煤矿的整合和关闭,村子逐渐萧条下来了,不仅仅是收入来源没了,因为村子位于采煤沉陷区,许多房屋也成了危房。村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在矿区谋生,对土地的感情也慢慢疏远,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一些老年人在家料理土地。全村实有118户337人,耕地128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靠天吃饭,收成好的时候也只能挣些辛苦钱,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2700元。现在赵塔村与金华山村合并,还是一个贫困村。

村委会因为要合并搬迁,破旧窄小但还整洁,忙碌的氛围依旧。镇村两级干部都在,镇上的副镇长说,这是个整体搬迁村,全村118户全部搬迁,进城入镇,其中38户是易地扶贫搬迁,80户是避灾搬迁。安置房在红土镇安置点和印台区北城安置点,镇上的去年底已经入住,城里的今年上半年就可以交钥匙,配套完善,环境优良。村支书介绍,前多年的移民搬迁项目,赵塔村都没有赶上,年青人一出去就不回来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又在沉陷区,也没有人敢盖新房,有一次上级检查的干部看到村里的情况,把我们村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真的是“被爱情遗忘了”,村里大小光棍60多个,有的小伙子干脆就到外面成家了。没有了爱情也就少了下一代,户口在村上的学生只有七个,两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四个上幼儿园,都在镇上或其他城市。村主任张方利说,外出打工的人过年回来,初六前后都走了,村里现在就剩下老汉老婆了。村主任50出头,大红毛衣黑色外套,斜挎的背包里装的全是村里的资料数据表格,笑容满满地迎接我们。

村主任的家就在一个山坡上,一条土路从通村公路弯弯曲曲引到门前,坡陡土大,气喘吁吁。大门是个框框,没有门板,一排窑洞和两溜平房呈口字型,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家里弟兄四个,一个招到邻近的惠家沟村,其余的都集中在这个院子里,都是同步搬迁户。村主任是洛南县人,在爷爷辈的时候讨生活来到了这里,父亲都80岁了,一个白胡子健朗老汉。村主任有两个儿子,分别在徐州和常州打工,前多年分家,大儿子的户口与他爷爷的户口在一起。说起这事,村主任也有些无奈。原来把爷孙俩这一户定为贫困户,去年搞精准识别,因为他是村主任,按照标准不能把直系亲属定为贫困户,因此就从易地搬迁户变成了同步避灾搬迁,建房补助少了一半还多。比这更让村主任烦心的是,两个儿子一个28岁一个25岁,还是单身,在农村已经是大龄,好在大儿子在外地已经有了对象,因为家里没有房子没敢领回来。为了让大儿子的婚事尽快有着落,张方利把大儿子的安置房选到镇上已经建成的房子,儿子过年回来看了很满意。自己和小儿子把房选到了城里,年内就能搬迁了。张方利的收入主要靠当村主任的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家里的地去年收成不行,前年收成好才卖了3400元。他说,自己帮不上娃,大儿子安置房交了9.3万,全是娃自己辛苦攒下的。有了新房子,大儿子就可以把媳妇领来看了,等城里的安置房建好,二儿子的婚事也就不操心了。方利的父亲边给大家发烟,边高声道:新房子给娃结婚,我不过去住。老人不愿意走,是移民搬迁前遇到的普遍问题。年轻人急于远走,老年人故土难离。

村子分了赵塔、杨塔、马塔三个组,但赵塔没有姓赵的,杨塔没有姓杨的,马塔没有姓马的,问起原因,都不知道,村民来自陕南陕北,应该是一个“历史移民村”。在山坡上,几棵两个成年人才能抱住的杨树挺拔高大,护佑着山庄,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记载着这个小山村的变迁。这里交通不便,远离学校医院,房子又是危房,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搬迁的愿望是相同的。有条件能搬走的早都搬走了,留下的院落也只是逢年过节回来看看,怕院子荒废了。从村主任家出来,碰到了邻居徐双媚,看天气好回家看看房子。两个儿子在西安和北京打工,成家立业,已经有车有房了,老俩口在铜川市区带孙子。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分布很散,情况不一,有的维持生存,不愿意回来;有的扎下了根,已经成了新的城市移民。年内就要搬迁了,虽然土地仍是自己的,就业和权益受到保障,但毕竟远离了土地,将要开始新的生活,有些人早已适应,有的人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再过一两年,随着宅基地的腾退复垦,土地的流转,村子将回归田园,留下那几棵古老健壮的杨树,让后代记住淡淡的乡愁。(董念文)

新闻推荐

探索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破解农村发展三大难题 —洛南县以“三变”改革促脱贫攻坚的创新实践

辣椒产业合作社朝天椒喜获丰收脱贫产业土蜂养殖金银花产业基地景村镇八一村三变示范点核桃仁产品加工光伏发电“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

洛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洛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