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在田间劳动
冒着初秋的濛濛细雨,记者近日从洛南县城出发,沿着蜿蜒起伏的洛潼公路驱车向北行20公里左右,便进入洛南县石门镇境内。不多时,就看到路旁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子,上面有三个俊秀飘逸的大字:花庙村。
在村东头,48岁的村民王平周告诉记者,他家从2002年开始种烟叶,虽然辛苦,但总算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据了解,在花庙村,像王平周家这样的烟农还有很多,几乎占了全村总人口的60%以上。
据悉,从2014年起,花庙村每户烟农,都可领到国家烟草总局为其免费提供的价值近3万元的烤炉。从2016年开始,包扶花庙村的洛南县烟草公司便不遗余力地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开创群众增收途径、打造乡村全域旅游等方面深思熟虑想办法。根据村情实际确定了“做精做强烤烟生产、发展土蜂养殖、种植黄花菜”的特色种养业思路。依托烟草主导产业,成立了小康富农烟叶专业合作社,烟草公司免费为合作社修建了10多公里的水泥机耕路和大型蓄水池,配置了30余万元的烟用机械,把13户有种植烟叶技术的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种植烟叶220亩。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包扶干部耐心帮扶下,贫困户陈振汉种植烟叶28亩,当年纯收入10万元,一下子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把村上有劳动能力的56户贫困户纳入全村7个烟叶生产片区,采取务工、烟叶分级、土地流转和大户帮扶等形式予以承载,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入股分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花庙村的东边,有一块高低起伏的坡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成群结队的蜜蜂嗡嗡嗡地在山坡上飞来飞去。这便是该村兴丰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里五保户以外的贫困户免费发放、代养的375箱中华土蜂,每年可实现每箱蜂1200元~1500元的收益。
文/图记者张红中通讯员廖娟何勇
新闻推荐
地方网9月22日讯最近,洛南县保安镇鱼龙村养牛大户白过门忙的不亦乐乎,他发现秋收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闲置,就组织附近贫困户劳动力到他的养牛场工作,加工粉碎青储饲料;一来可以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
洛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