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新貌
那么,面对心里憋着劲,使不出来的小河村民,村委会及脱贫攻坚工作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了小河村民的贫困问题呢?
记者走访了多位过去的贫困户及村委书记,从与他们的实际交谈中,记者既看到了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对于调动农民脱贫致富积极性的有效尝试,也看到了小河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与发展难题。下面的故事,是贫困户们自强不息,在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下脱贫的写照。记者 曹文豪 文/图
宋雪玲:用五万元的无息贷款,发展养猪事业
宋雪玲,女,50岁,洛南县小河村王砭组村民。记者看到她时,她正在与丈夫和另外几个人在地里栽辣椒苗。
宋雪玲一家在2014年被全村列为贫困户。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前几年在南京上大学,一年花费1.8万元左右。
宋雪玲告诉记者,孩子上大学期间,他的丈夫靠在外打工挣钱,自己则在家种植一些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丈夫由于没有技术,在外只能做些重体力活,本身工资也并不高,几乎一家所有的收入都要供给在南京读书的女儿先用。后来,因为家里有孩子上大学,村里将她们家列入贫困户,让她们优先享受贫困政策带来的利好,但是面对贷款致富,老两口还是有些保守,顾虑欠钱得还账。
去年,孩子大学毕业,回到西安找到了专业对口的测绘方面的工作,目前也能够照顾自己,不再问家里要钱。
宋雪玲告诉记者,孩子已经独立,自己和丈夫也能抽开身子折腾点产业。看着别人家都盖起了新房子,看着自己家的老房,宋雪玲不太甘心。宋雪玲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家里打了新的水泥路,院子的地面也打成了水泥的,还将她家房子外墙重新粉刷,也上了新吊顶,但是她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也住上和别人一样的新房子。
宋雪玲告诉记者,对于贫困户,每家有五万元的无息贷款,每年还,每年可以继续贷。她们家去年开始了母猪养殖,生下的小猪仔可以卖出去。由于去年是养殖第一年,经验不足,防疫措施也不是非常到位,可能产量没有预期的好,没挣到太多钱,面对采访她还是有信心,能够不断学习,把这份养猪的营生经营好。
记者了解到,村里的对口扶贫单位商洛市政府采购中心,今年也带来了好消息,帮助村上协调了辣椒收购公司。市政府采购中心向村民补贴种植辣椒,村民免费拿到辣椒苗,只负责种植,待年底辣椒收购公司统一来村上收购辣椒,宋雪玲家今年也在地里种起了辣椒。
杨振文:药材种植,一亩地能挣两千多元钱
杨振文,男,62岁。小河村小河组村民。前两天山里下雨刮风,杨振文家门前的大树部分树干掉落,砸坏了邻居家屋顶的热水器,赔偿一个新热水器要两三千元,杨振文正在为此事挠头。
杨振文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大儿子在外工作赚了些钱,已经和他分家,在村里的另一处盖起了自己的房子,平时并不回来。二儿子也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前些年摔坏腰的老伴,还有在家带孩子的二儿媳妇。
杨振文告诉记者,村上对贫困户开放的扶贫攻坚的无息贷款他一直没有用,他有自己的打算。
洛南多是坡地,村里按照田地的产量给每家每户分地,每家的地因坡平之分,都不在一处,粮食种植无法产业化。想要脱贫致富,不能靠种粮食。杨振文告诉记者,他选择种植药材为生,种植药材过程中投入的化肥、人力都比种植粮食少,自己种植的桔梗、板蓝根等都是市面上销路很好的品种,收入也非常稳定,一亩地能挣2000多元钱,家里大儿子的地也由他种上了药材,4亩多地的药材,有时甚至都供不应求,每到药材收购季节,村口都会有人来收购。
既然药材销路好,这里的水土又适合种植药材,为什么不选择经济价值更高的品种致富呢?
杨振文表示,品种好的药材虽然可能挣钱,但是投资大,风险大,自己已经62岁,老伴因为腰伤也需要分担精力照顾,自己还要帮两个儿子带孩子,送孩子上学,本身精力就十分有限,更无暇再去经营风险大,成本大,耗肥耗力的好药材,到时候挣不来钱还容易赔钱。对于村里的五万元无息贷款,老杨也就没动那个心。
去年,村里脱贫攻坚工作为像老杨这样的药材种植者,每亩补贴200元用于购买种子,也给他们老两口上了农村合疗。
闫军平畜牧厂遇火灾,村里帮助他二次创业
闫军平,39岁,洛南县小河村竹园组村民。闫军平是小河村发展畜牧业致富的能人,因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畜牧厂区的办公室和员工宿舍全部烧毁,损失很大。平时办公室用来接待客人都是老板桌,现在办公室烧没了,老板桌也不在了。闫军平在屋里找了半天,为记者和一同前来的村委书记拿了两个小板凳,一同坐在烧毁的屋舍旁,交谈起来。
闫军平过去在外打工挣钱,觉得给别人打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早晚自己有老的一天。于是,闫军平回到村里,租了自己家地旁的几户村民的耕地,发展起了肉牛养殖,养殖过程中亲力亲为,几年下来,效益还不错,又增加养了奶牛。
洛南县城多山环绕,可供使用的土地多是平地与坡地结合,大规模的工业在这里发展较少,相对来说,村民外出务工也多是去县城、商洛市、西安或者外省。闫军平的畜牧养殖让村委会看到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闫军平告诉记者,自己对畜牧养殖的发展有信心,也希望村里人能够跟自己一起干,甚至曾经构想能够建立农村合作社,给入股的村民分红,共同发展的想法,也一起协调有意向的村民开过会,但最后因为发展方向、分配方式等问题,也没能落实。
记者了解到,村里的扶贫政策也向闫军平有所倾斜。为不影响村民生活,闫军平将自己的养殖厂设在了小河村的最深处。为了鼓励闫军平发展养殖,村里特地将水泥路打到了村子的最深处,现在还积极协调给闫军平贷款,帮助他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因为诸多历史原因,闫军平的这笔贷款还在申请中。
新闻推荐
阳光讯(刘卫锋记者韩建军文\图)5月2日,在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杨川村村民刘文智的庄稼地里,他雇用的10多名困难群众正在进行烤烟大田移栽。据了解,刘文智一直担任村上干部,种植烤烟已有20多年,在他的带领...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