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永锋 韩富斌
核桃年年吃,但你见过红仁的核桃吗?
你可知道,被废弃的核桃壳也能加工成产品,还远销国外?
这些新鲜事,出自洛南盛大农副产品公司总经理董兆斌之手。他凭着一腔热忱和敢闯敢干的劲头,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做足文章,给人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引种红仁核桃,全国独一家
5月2日,初见董兆斌,这个身材不高、肤色黝黑、朴实敦厚的陕南汉子,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谈及引种红仁核桃新品种时,董兆斌显得有些兴奋和激动。
“最早知道红仁核桃,还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我觉得新鲜好奇,尤其是喜庆的红色核桃仁图片,那几天不停地在脑海翻动,便萌发了想要种植发展的念头。”董兆斌兴奋地说。红仁核桃是美国繁育的世界稀有特色核桃品种,过去还未曾见过,如果种植成功,市场潜力肯定很大。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2013年10月,经过多方打听,董兆斌从上海的超市一次性购回了100公斤红仁核桃,除了部分品尝外,其他的全部用于自行育苗。抱着极大的希望,他天天跑到地里细心观察,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种下去的核桃没有长出一棵苗。
“自己育苗不行,那咱就买成品苗!”初次尝试便以失败告终的董兆斌,并没有就此“收心”。成品苗价格不菲,美国的品种是否适合在洛南生长?董兆斌在把两地的气候、温湿度等种植条件进行了一周比对了解后,凭着一股冲劲,开始联系引种事宜。
2014年8月,董兆斌和他的团队制订了引种方案,与美国供货商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后,达成引种协议,以每株960美元的价格,引进了100株两年生美国红仁核桃树苗。2015年4月6日,经过北京林科院检疫完毕的红仁核桃种苗,终于栽至公司苗木试验基地。为确保美国红仁核桃能在洛南扎根结果,公司聘请了商洛市核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王根宪、病虫害防治专家李忠锋和洛南核桃研究所工程师王英宏等人,组成了5人科研小组,对新品种进行种植技术、病虫害和日常性状观测,开展系统的引种研究。采访时正逢红仁核桃研究论文发表。
这些金贵的苗木,可谓董兆斌的“命根子”,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护这些“宝贝”。日复一日,经过两年的引种观测,红仁核桃在洛南的越冬性、适应性、生长性都很好,成活率竟达到100%,并开始大量挂果。剥开核桃壳,看着鲜红的果仁,董兆斌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欣慰,自己引种的新品种获得成功。在去年农高会期间,他们展出的红仁核桃,受到了参会省市领导的肯定,吸引了众多农民朋友围观。
全国著名核桃专家、北京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郝艳宾研究员,也看好这一品种,曾在北京、山东试种,均未成功。在得知董兆斌引种成功的消息后,郝艳宾去年9月专程前来考察,对公司引种的美国红仁核桃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查新表明,这项引进和栽培技术国内未见文献资料报道,属国内首家。
●育苗嫁接,让新品种“开花结果”
“横看成行行,竖看有样样”。位于洛南县四皓街道办抚龙湾社区的试验基地,一棵棵红仁核桃树整齐地排列田间,长势喜人。这些当初只有2厘米粗、1.5米高的幼苗,已经生长成6厘米粗、3米多高的核桃树。
美国红仁核桃具有仁色鲜红、营养齐全,口感酥脆微甜、油香可口等特点,特别是富含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花色苷”和抑制多种癌变的“鞣花单宁”,含量是其他核桃品种的6倍至8倍。
去年11月,董兆斌将自己引种的红仁核桃干燥坚果核仁,送至上海复旦大学进行全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是当地优良品种“西洛3号”的2.6倍;便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且作为食品营养价值重要指标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3.62%,占总脂肪酸的91.24%;其他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元素含量也普遍高于当地品种。
洛南核桃个大、仁饱、皮薄、质优,素称“核桃之乡”,无论种植规模和品种,全国有名。美国红仁核桃的成功引种,丰富了核桃品种种质资源,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也为已有2000多年核桃栽培历史的洛南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
记者在景村镇八一村红仁核桃示范园看到,园区绿化栽植了大量月季,使特色产业和全域旅游相结合。工人们正在移栽采用温床嫁接的苗木,董兆斌也不时参与其中。“既然是好品种,就要让它得到种植推广、开花结果。”董兆斌说,自引进红仁核桃以来,县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主要领导多次到基地调研指导,帮助协调小额贷款,为公司规模化种植推广提供资金扶持。现在的发展重心主要在苗木繁育上,一年三季不停歇,根据气候特点,开展“温床嫁接、高接换头、芽接嫁接和嫩枝嫁接”。目前,公司在抚龙湾社区、石门镇刘家村和渭南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1200亩。
“未来5年,公司将繁育苗木100万株,在洛南新建示范园5000亩,品种改良低产核桃园5万亩,优化产品品质,发展壮大核桃产业,着力把洛南打造成‘中国红仁核桃之乡\’。”董兆斌信心十足地说。
●变废为宝,核桃壳也能赚外汇
董兆斌最早接触核桃,是从核桃壳开始的。
2002年,董兆斌为外地客商收购核桃壳。由此开始,他一心围着核桃转,一干就是15年。2003年创办了洛南县谢湾晓莉农副产品购销部,随着出口业务需要,2009年注册成立洛南县盛大农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经营核桃购销和核桃壳加工销售业务。
在董兆斌眼里,核桃全身都是宝。过去农民当柴烧的核桃壳,在董兆斌手里却变成有用之物。这些废弃的核桃壳,经物理工艺加工,变成各种核桃壳滤料、磨料、堵漏颗粒等助磨剂产品。这些产品,广泛用于五金、首饰抛光,净水器、油田化工、印染、化妆品等行业。目前,公司核桃壳加工能力达万吨,年销售核桃壳产品五六千吨,不仅利用消化了当地废弃的核桃壳,而且还从周边地区收购,这种消化利用既增收又环保。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还打入国外市场,远销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同时,公司还充分利用厂房屋顶,建成230千瓦光伏电站,发展清洁能源,为企业加工产品提供动力。公司已连续两年被商洛市评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荣誉称号。为把核桃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公司向科技型转变,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核桃青皮棕色素、丹宁以及核桃花绿色保健品,并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的科研团队积极对接,对红仁核桃营养成分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如今,董兆斌正积极申报红仁核桃省级品种审定,下一步还将申报国家专利,使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进品种。“我一定要把红仁核桃做起来,努力打造成商洛乃至陕西的亮点产业,持续走循环经济企业发展路子,把红仁核桃种植融入我县产业脱贫攻坚中,“公司+合作社”已带动120户贫困户入社,随着产业基地面积不断扩大,使红仁核桃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董兆斌铿锵有力地说。
新闻推荐
阳光讯(刘卫锋记者韩建军文\图)5月2日,在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杨川村村民刘文智的庄稼地里,他雇用的10多名困难群众正在进行烤烟大田移栽。据了解,刘文智一直担任村上干部,种植烤烟已有20多年,在他的带领...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