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引趣——“搀”小学生做事、读书、写作文,常常是“凭兴趣出发”,这正是儿童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顺应这一特征,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当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之后,就能始终以兴奋的状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甚至会在写作中感觉到快乐,于是一篇好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
二、备材导路——“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其表现他今天以前所学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学生作文便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要对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马克思曾说过:“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以追求习作的个性化为目标,引导学生“不说套话,不用老调”,鼓励他们敢于出新,自由表达,增强独立意识,创造性地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洛南县景村镇丰中小学薛超)
新闻推荐
阳光讯(肖云记者崔伟)近日,洛南县一家鲜奶供应店为20多名残疾人免费送奶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这种正能量行为点赞。4月11日,记者在洛南县城东街的一家鲜奶供应店见到了爱心店主王...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