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国古代文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也曾经深有感触地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既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于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内驱力,主动自觉地大量阅读,语文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就成为需要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小学生一般都有崇拜名人的特点。因此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讲述他们通过大量阅读而学贯古今、博学多才的事例,如杜甫的“破万卷”;韩愈的“口不绝吟”;白居易的“苦节读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同时,我设立好班级图书架,每个星期开一节读书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或者交流读书收获,从学生中列举一些爱读书的榜样,经常予以表扬。在班级内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还针对教材实际,有时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变苦读为爱读。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读书的意义不在于为了什么,只是闻道罢了。让无知变得有知起来,然后越有知,就越无知。如此反复。读书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或鼓励家长支持学生课外阅读时,切不可过分强调课外阅读是为了学生在考试时写作文,否则,学生课外阅读的可能就只是一堆各种版本的、无用的作文书了,家长也会把作文书奉为圣书。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失去了意义。与此相比,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就更显得重要,由于出版商追求赢利,所以要读到一本好书不甚容易,特别要读到一本适合小学生的好书就更不容易。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我们必须要做好,我们一定会做好。
(洛南县巡检镇高山河小学苏永珍)
新闻推荐
????风格独特的路街客栈????花团拥簇的小木屋????水碧天蓝的巡检镇巡检街社区水体景观????遍地橘红的万寿菊花????浪漫别致的小木屋????争相斗艳的万亩葵花????灯光旖旎的风车酒店盛夏的洛南,山花...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