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实地参观扶贫工作
10月18日,记者从洛南县获悉,该县把脱贫攻坚摆在统揽全局的重要地位,向全县发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共建全面小康的动员令,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目前,该县已成立8大脱贫攻坚工作战区,从县级四套班子中抽调8名县级领导担任战区总指挥,进驻全县16个镇办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10月18日,洛南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县上目前成立了石门战区、石坡战区、巡检战区、寺耳战区,城关(四皓、麻坪)战区,永丰(保安、洛源)战区,景村(柏峪寺、灵口)战区,三要(高耀、古城)战区八大战区,战区总指挥与县委、县政府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负责抓好本战区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本战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工作机制落实,统筹、协调、安排贷款资金以及其他资金落实,做好建档立卡和贫困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土蜂、中药材、食用菌、核桃、烤烟五大基础产业,抓好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培育和壮大。
着力在“两个模块”上用力
洛南县研究制订了《贫困户及贫困村退出标准和程序》,出台了“标准型”和“示范型”两个脱贫模块,“标准型”要达到“一率五通五有”目标,“示范型”要达到“一率两强五通七有”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产业合作社带动,强化“两不愁、三保障”,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环保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通过加强示范化、标准化建设,引领全县脱贫攻坚上水平。
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由8大战区负责县级领导把关,对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予以调配,加快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大干快上,一举完成建设任务。围绕“土坯房清零”目标,重点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能改造的,加快改造进度,加大改造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对贫困村的断头路、通组路、涵洞、桥梁等,要采取“群众出劳铺底子、部门出资铺面子”的办法,加快规划建设,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着力培育发展脱贫产业
将合作社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积极学习借鉴中良、宏泰等合作社成功经验,用足、用活、用准扶持合作社优惠政策,多搞“雪中送炭”、积极“锦上添花”,扶持合作社,把小作坊做成大产业,强身健体,创出品牌,力争在全市、全省叫得响、喊得亮。积极推行“拨改股”,保证政府投入资金的本金安全,实现入股贫困户的分红增收。大力发展核桃、烤烟、畜牧、养蜂、中药材、万寿菊等产业,加强基地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系统性思维,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户庭院美化相结合,抓规划、抓建设、抓治理,整体推进,让贫困村面貌发生改观,展现出独特的山村风貌、原乡风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鼓励贫困户发展美丽乡村观光体验、特色美食和高端民宿,发展有特色的酿酒、酿醋、手工豆腐、草编、麦秆画等手工业,形成生态观光和乡村体验的旅游亮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互联网+”和“旅游+”,推介全县绿色农特产品、宣传洛南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加快群众增收步伐,助推洛南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着力提高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是基础目标,即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住房。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改善,建立一支保洁队伍,完善村级环保设施,保持村容整洁。坚持村民自治,积极鼓励群众参与村级事务,通过村容村貌的改善、经济收入的提高,不断提振群众的精神面貌,激活他们心中的幸福感,提升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
按照责任分工,洛南县8名包抓县级领导做好总体协调,向59个贫困村发起总攻,县镇村各级干部积极发挥作用,绝不让贫困群众的脱贫梦在“最后一公里”搁浅,确保贫困户一户都不掉队;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落实“三项机制”的重要依据,树立“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的正确导向,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政治上有地位、精神上有荣誉、物质上有实惠,对责任不实、落实不力的干部,严格问责;成立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将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用强有力督查问责,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文/图首席记者张红中
通讯员赵晓翔
新闻推荐
近年来,巡检卫生院全体职工在院长的带领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切为病人,以为病人一切”的服务观念,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受到全体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卫生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将“群...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