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到1937年,有五支红军转战在商山洛水之间。商洛人民在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当时的穷苦百姓们知道,走红军指引的道路才是得解放、求生存的正道。当年商洛有4000多人参加了红军,1000余名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与游击队员为这块土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军还首次将红旗插在了商县(今商州区,下同)城头:
■第一支:徐向前所率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主力自1932年11月5日进入商洛,途经商南、丹凤、山阳、商县、柞水五个县(区),历时23天行程600多公里后翻越秦岭,再经汉中入川,建立了川陕苏区。
■第二支:贺龙率领的红三军
在红四方面军经过商洛的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也进入了商洛山中。1932年11月21日,红三军途经丹凤、商南、山阳、镇安四县,行程400多公里,历时12日,随后进入安康、旬阳。
■第三支: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
红二十六军从1933年6月上旬进入商洛地区北线,转战商县、洛南沿秦岭一带,于8月底离开,历时仅两个半月。活动区域只在商县西北角一带和洛南县西北角两岔河一带,但影响超出了这个范围。
■第四支:徐海东等率领的红二十五军
1934年12月8日,从河南长征而来的红二十五军进入了豫陕交界的洛南县箭杆岭,这支红军与其所属第七十四师长征中,在商洛先后活动两年零四个月时间,以武装斗争为先导,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区域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新的革命苏区,充分体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
红二十五军是在商洛战斗时间最长的一支红军队伍,红二十五军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景象盛况空前,蒋介石听说了,惊呼鄂豫陕的东区、西区,完全“赤化”了。
■第五支:徐海东程子华等率领的红十五军团
从1937年1月15日徐海东、程子华等率领的红十五军团进驻商县县城,到2月8日,红七十四师撤离商县县城,红军此次在商县城区驻防23天,时间虽短,但影响很大,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1月22日,红十五军团和红七十四师在商县胜利会师,这是工农红军首次将革命红旗插在了商县城头,两支红军会师后,制止国民党亲日派的军事进攻,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队伍。1937年2月初,根据中央指示,红十五军团奉命撤离,开赴三原;红七十四师也奉命撤离,移师镇安、柞水和宁陕一带。
新闻推荐
石门镇卫生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长李军、副院长李晓凤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安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活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携手奋进、改革创新...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