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新华中学素质教育纪实
近年来,洛南县新华中学在校长吴智锋的带领下,坚持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切点,以师生卓越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个学校则以校园文化质朴,教师乐教善研,学生尚礼乐学,办学效益显著,而成为洛南县窗口学校。
新要求重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该校着力抓好了传承与创新两件事。坚持德育教育一直是新华中学的传统因子,结合新时期教育实际,该校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升级,形成了多元化德育序列化方案。各处室、年级、班级和学科等突出特色化德育教育主题,实现了“一处一特色,一级一品牌,一月一活动",让德育活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通过开展“我是新华人"“诚信是一种习惯"“我是环卫好公民"“新华为我而骄傲"等主题教育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启迪了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无私奉献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团队合作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等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新常态重课改
模式驱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2010年,该校就构建了“一二三四"校本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指一课时教学内容。“二"指两个学习板块(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三"指三个设计(自主预习设计、课堂导学设计、当堂检测设计)。“四"指课堂教学四个环节(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拓展延伸、当堂检测)。2012年,商洛市教研室在该校召开了“一二三四"高效课堂模式推进会,进一步论证了该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性,为洛南的课改树立了样板。在此基础上,该校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构建出了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科教学的操作性和高效性。如英语学科构建的“1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凸显了英语学科特点,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这两个模式在2013年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改革优秀案例评选中均获得一等奖。
“听说评思"为课堂号脉。学校推行“13023"听、说、评、思活动,每位教师以高效课堂“一二三四"模式为框架,“每人每期听课30节,上2节标案例课(案例式课标解读汇报课、案例式课标解读展示课),写3篇教学案例。其程序是:科任教师研读课标和教材,选定讲课内容,自主备课,课前说课,组内上汇报课,课后反思评课,课后再备课,专家亲临指导,在全校上案例式课标解读展示课,听课专家团深入课堂诊断,并将填好的《观课信息反馈表》,反馈给授课教师,对其诚挚地提出建议和近期发展目标,有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使高效课堂走向常态化。
课题研究带动,强化理论支撑。学校坚持课题研究、教材开发双向推进,努力服务课改。在选题上坚持切点小,方向准,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走出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误区,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五年来该校共结题53项,其中“十二五"规划国家级课题8项,省级课题10项,市级课题17项,县级课题42项,参与率达100%;开发了《探索足迹》《高效教学设计集》《高效课堂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集》等21部校本教材,内容涉及教学通式应用、学法指导、课堂反思、学生行为养成和安全教育等,部分校本教材已用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了资源,凸显了校本特色,促进高效课堂的内涵发展。
新标准重管理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新华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人人能管理"的发展态势。在班级管理中,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每天自主召开时长15分钟的“自主微型班会",营造了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自主教育氛围。在班级管理考核方面,学校实行“值日员日点评、值周领导日督评、三处干事日查评"制度,分别打分,量化排名,让班级量化考核公平、公正、公开运作,充分调动师生管理的积极性。在教师业绩考核方面,学校实行量化考核日更新制及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科学而全新的管理标准让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2015年,新华中学代表商洛市初中段在柞水举行的素质教育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许雪永)
新闻推荐
9月5日,洛南县石坡镇郝坪村农民忙着采摘韭花。近年来,该镇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韭菜种植产业,目前已在郝坪、王窑、南坪等村建韭菜基地2000余亩,并建成梁塬农产品开发公司,年加工韭花酱3300吨,收入...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