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许雪永
洛南县永丰镇冀洼村卫生室,有一名土生土长的村医冀晓卫,他见证了农村30年来基层卫生机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他去看看农村医疗卫生的变化。
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群众温饱基本解决,但思想意识还很落后,农村人会用很多土法子来治疗病情。比如感冒发烧时,就会用葱白、葱根、生姜、面粉熬成咸面汤喝下,然后蒙着被子发一身汗用来退烧;得了腮腺炎用花椒树下的泥土来贴;妇女生孩子不见人、不见光,有不知情者误闯进来,必要撕烂裤腿来解法等陋习种种,不胜枚举。
时光进入二千年,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对医疗卫生要求也逐年提高,然而村卫生室却仍然是土墙黑瓦,陈设简陋,破旧不堪。村医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洛南县卫生局了解到基层卫生现状后,由卫生局牵头,县政府出资对全县卫生所进行改造,各卫生院积极响应。村医放下锄头搬起砖头对卫生室进行翻新、分室,经过一番修建后村卫生室的面貌焕然一新,五室独立,县政府授予“甲级村卫生所"铜牌,并给予资金奖励。彻底改善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脏、乱、差"的就医环境。
改造初见成效,县卫生局又对全县村医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考试,劝退年龄偏大的,鼓励学医的年轻人回乡加入村医队伍,使基层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基本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标准化卫生室的建成更加完善了群众就医环境。2010年,洛南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启动,村医背着血压计拿着资料走村串户为群众测血压、测血糖、测身高、测体重、指导用药,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展,为群众的健康提供了保障。药品三统一村级合作医疗相继开展,国家为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等硬件设备。三统一药品送到卫生院,村医用架子车、摩托车、三轮车、一趟又一趟把药品运回家,让群众用上了安全、有效、廉价的放心药,并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如今,村卫生室承担防疫、合作医疗、新生儿登记、疫情登记、疫情上报、疾病普查、结核病转诊、督导、公共卫生,守住了医疗卫生网底。行动在延续,服务未停止,村医每天都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服务、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中纪委通报165起基层“四风"和腐败问题,其中,陕西省涉及5起。1.西安市户县苍游镇文义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友正,贪污群众危房补助款,为群众申报危房补助过程中违规收取好处...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