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平送教上门
冯江慧赵晓翔 记者王斌文/图
12岁,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说,应该进入小学六年级的课堂,而洛南县灵口镇黄坪小学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12岁却还在上一年级。她就是身患脊柱残疾无法正常行走,依靠骑压篮球艰难爬行的洛南县灵口镇黄塬村残疾女孩王丹丹。
艰难爬行11年
3月19日,记者专程到洛南县黄坪小学采访了这位坚强的小女孩。见到小丹丹时,她正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认真听讲,她的身旁摆放着一副柺杖,12岁的王丹丹也与这个班级的其他同学显得格格不入。
“丹丹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没在意,后来发现娃不会蹬,抱到县上医院被诊断为先天脊柱裂歪,压迫神经导致双下肢残疾,无法行走,娃从小到大都是靠爬。"王丹丹的妈妈王霞告诉我们。她说,她们家以务农为生,丈夫常年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很清苦,为给小丹丹治病,她们几乎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医院说丹丹属脊柱裂歪无法手术, 就只能靠骑压篮球艰难爬行。
10多年中,小丹丹不知骑烂了多少个篮球, 手脚也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 一出生就注定受苦的小丹丹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眼看到了上学的年齡,同齡的孩子一个个走进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可王丹丹却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学, 心里充满了求知渴望的她羡慕极了, 也痛苦极了。
“送教上门"献爱心
直到2012年,已艰难爬行了11年的王丹丹,在洛南县启动实施的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摸排过程中才被发现,为解决王丹丹的上学和行走问题,洛南县残联立即为王丹丹量身定制了一副拐杖,亲自送到王丹丹的家中, 并指派专人对王丹丹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他们还与当地的黄坪小学取得联系, 共同协商解决王丹丹的上学问题,因黄坪小学距王丹丹家20多里,而王丹丹又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残联和黄坪小学决定选一名老师为王丹丹“送教上门",黄坪小学杨安平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请求为王丹丹上门送教。
从2012年到2013年秋的一年多时间里, 杨安平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骑着摩托车往返在黄坪小学与王丹丹的家里,帮助王丹丹学习功课,平时他还安排2名“红领巾志愿者"经常性帮助小丹丹复习功课。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杨安平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每月“送教上门"2次不间断,而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也从不要学校的任何补贴。杨安平说:“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我给王丹丹制定了学习计划,辅导孩子数学的计算、语文的识字,从最简单的识字教学开始, 有时候还给她教教歌, 培养娃音乐方面的才能。"杨安平还发现,小丹丹不但天资聪颖,而且文明礼貌,这让杨安平感到十分欣慰。
“篮球女孩"的春天
有了残联资助的双拐, 聪明的王丹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训练就开始独自拄拐行走了。 2013年,县残联和杨安平看到王丹丹学习十分优异和聪明乖巧,想极力说服王丹丹的父母, 送王丹丹到黄坪小学读书,却遭到她们家人的反对,她的家人有很多顾虑,他们担心家里70多岁的老母和一个2岁的孩子无人照看,怕没有收入支撑孩子的上学费用。
为解决这些后顾之忧, 黄坪小学在学校食堂为王丹丹的妈妈安排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 这让王丹丹的妈妈既可获得一定的收入,又方便照管小丹丹的学习和生活。县残联还给小丹丹配送了轮椅,每年给小丹丹1000元的上学资助和480元的生活补贴,县民政局为她们办理了低保补贴。
2013年的秋天,王丹丹终于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大声读书了, 这让身残志坚的王丹丹高兴极了, 也让她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王丹丹说:“正是因为有了叔叔阿姨们的关照,我现在可以上学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争取做一名好医生,要把像我这样患病的小朋友们全部治好,让她们都健康地成长!"
王丹丹很不幸, 她饱受了病残的折磨,但她又是幸运的,随着国家扶残助残力度的不断加大, 她不仅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而且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与温暖。“像王丹丹这样的残疾儿童, 只是嘉道理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嘉道理项目是一项扶残助残的民生工程,该项目自2012年在洛南县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受益残疾人1000余人。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扶残助残力度,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康复、教育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洛南县残联副理事长赵崇启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斌通讯员福晋)近日,洛南县制定出台《洛南县治理城区乱修滥建十条规定》,遏制城区违法建设行为。据悉,这是洛南县政府落实政协委员《关于加大对城区乱修乱建行为整治力度》提案的具...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