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摇钱树”山茱萸如今成了鸡肋
春分刚过,身处陕南山区的丹凤县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还未到来,漫山遍野的山茱萸花就像流动的金子般从山腰缓缓“流淌”到山脚。村民赵实明随手从树上捋下一把细碎的黄花,20年前,这些山茱萸可真的是“金子”。
曾经的“摇钱树”成了鸡肋
赵实明是丹凤县月日镇江湾村村民,也是当地众多中药材合作社里的领头人。3月21日,太阳刚爬上南山,记者就跟随老赵进山查看今年山茱萸的长势,顺便了解合作社农户的近况。
丹凤县多山且耕地稀少,但这种地形却是药材的天堂。农民们种足必要的口粮后就会在田里种上黄芩等药材,山茱萸更是被见缝插针地种满山坡和房前屋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茱萸价格一路走高。“最高时一斤曾卖到80元左右,当时公务员每月工资才60元。”老赵说,当年,作为全国第二大山茱萸产销地的丹凤县卷起了一场种植狂潮。
沿着山路,老赵走进山坡下一户人家,年过七旬的屋主刘奶奶和小孙女正在院子里晒玉米,她家门前山坡上种植着约20株山茱萸树。刘奶奶告诉记者:“去年药贩子才出10块钱一公斤(干果),我还得蜕皮、蒸煮、晒干,忙了一个冬季还赚不到3000块,听说四川的药贩子给药厂卖25块一公斤呢!”
每年霜降之后,手脚不灵便的刘奶奶还得爬上近60度的山坡摘果子。“一天只能摘20斤左右,得一直摘到来年春天。但如果不摘收入更少,院里晾着的山茱萸果核只能当柴火”。
赵实明说,1985年之前,丹凤县的山茱萸以野生和个人种植为主,全县的山茱萸种植面积达到了14万亩,每年产量1200吨左右。而近年山茱萸价格每斤从80元的顶峰跌到8元的谷底,种植户的热情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曾经的“摇钱树”成了鸡肋。
采访中,当地负责山茱萸种植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劳动力是最大的问题,村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而山茱萸和其他庄稼一样越是精耕细作,果子的品相就会越好,价格也会随之更高。而加工方式粗放、收购的中间环节太多,都使山茱萸的价格越来越低。”
村民成立药材合作社
2015年,赵实明联合村民办起了药材合作社。“今年我打算自己上门收购,我直接联系药厂,这样才能把利润都分到农民手里。”老赵说,他的药材合作社现在已经从47户扩展到了126户,每户每年的纯利润能达到20000元。
47岁的赵春迎是江湾村为数不多依然在家的中年人,也是老赵多年的合作伙伴。面对仍未见起色的价格,她低声问老赵:“你看今年这枣皮子能不能涨起来,不是说五年就反弹一次吗?”和赵春迎一样,当地许多农民因山茱萸价格下滑将目光投向了其他药材,但很少有人会直接砍掉山茱萸树,他们仍在等待山茱萸价格重新上涨。
赵实明告诉记者,要改变山茱萸现状,提升药材的品质是必经之路。“而提升药材品质就得优化品种、改变加工方式,丹凤虽是山茱萸的原产地,但每种药材品种都有自身的周期,品种的老化会大大降低果实的品质。此外传统的水煮剥皮晾干加工方式,使果实中营养大量流失,难以通过药厂的药素含量检测。”老赵说。
从产业升级上寻找出路
据了解,除了种植户的自我探索,丹凤县政府也在从产业升级上寻找出路,县政府不仅对山茱萸深加工做了大量支持,还相继办起了山茱萸口服液、山茱萸饮片甚至山茱萸蛋糕等企业,尽可能地增加其附加价值,拓展品类的丰富性。
为了支持老赵这样的合作社,当地林业局不仅将良种优苗送到种植户手中,还安排了专项资金购买肥料、器械等,目前当地已经有3000名农户接受了山茱萸种植的专项培训,丹凤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樊旭耀告诉记者:“农业投资是一个漫长的回收过程,但只要走对了路,山茱萸依然能成为不可忽视的支柱产业。”
文/图 首席记者张红中 通讯员徐晓龙 田野
新闻推荐
本报讯(索志锋杨俊报道)笔者2月28日从丹凤县了解到,该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确保全县畜禽养殖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丹凤县制定了畜禽...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