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刚 通讯员 刘文丹 周文治
地处秦岭深处的丹凤县,积极探索陕南移民搬迁、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消费市场培育等“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给城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丹凤县立足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定位于“搬得好、全融入、奔小康”,促使贫困群众“越级跳”,一步跨进城镇化门槛。
初夏时节的丹江两岸,一片生机盎然。沪陕高速丹凤出口处一带,楼群林立,现代化的产业园区遮天蔽日,鳞次栉比。这便是“五位一体”模式的诞生地——商镇城乡统筹示范区。
这里最早规划的是商镇老君村移民安置点。县上首批规划了2000套14栋移民楼,住建部门配套在附近新建500套保障性住房。按照“就近落实就业”原则,县上统筹安排在附近规划恒大工业园和华贸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园区吸纳移民就业,移民房充作职工“宿舍”的共生体式格局。
如何让移民搬迁户在摆脱恶劣生存环境和自然灾害胁迫后,避免陷入经济压力和社会文化认同的新困境,“五位一体”模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县长赵晓斌这样阐述“五位一体”模式的决策立意和已有效果。
丹凤采取让移民点“粘”重点城镇的思路,突出在龙驹、商镇、棣花、竹林关等四大重点区域内规划移民点,以形成城乡一体化中的“制高点”。
在此框架内,依托移民项目实施,按照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基地变园区、村庄变街道的思路,使移民集中安置示范点变成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活标本”。
属于全省移民示范点之一的竹林关镇江北移民工程,全面建成后可集中安置流岭、鹄岭等大山中的搬迁户3300户1.5万余人,城镇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而今,县城的鹿池、金山及商镇、竹林关等移民示范点,一栋栋富有秦风楚韵风格的漂亮楼群,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成为城镇化的“新地标”。
全县四年来共建成集中安置点51个,安置9000多户3.9万人。在移民集中安置点形成了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服务机构健全、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集群。已建成了25个新型社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6%。
行走在丹凤县的移民搬迁点,常常会使人产生一种幻觉,弄不清是城是乡,不知身在何处?这个史上最大移民,彻底改变了大山里与困难贫穷为伴几千年的农民的命运。
县委书记郑晓燕归纳了移民搬迁带来的“三个变化”:一是生存环境彻底改善——农村变城镇,二是从业方式开始转变——一产变多(二、三)产,三是生活方式改变——农民变市民。
丹凤县精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产业发展等“一揽子”快速融入计划,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蝶变。在集中安置示范点,实行水电路讯一次配套到位,绿化美化靓化同步推进,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等一同规范化到位,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县上凸显“带业安置”这一核心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移民户“量身定做”培植商务、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针对部分“农民情结”较浓的搬迁户,县上把发展方向放在现代农业上,依托华茂牧业、山凹凹生态农业、王塬千头猪场等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打造“丹凤牌”核桃、山茱萸、肉鸡、肉猪熟肉制品加工等产品品牌。通过“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移民搬迁没有完成时,农民增收才是永恒的进行时。全县把握“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农则农”的原则,突出产业园区、消费市场、旅游三产、大场大户等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主导产业,走“移民搬迁+***+产业园区”之路。具体为近抓职业教育,远抓基础教育;近抓劳务输出产业,远抓回乡创业;一手抓主导产业壮大,一手抓第三产培育;一手抓移民就业难问题,一手抓工业园区用工难问题。这一切促进人口和产业递次聚集,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步伐。如今的丹凤,沿丹江河谷和沪陕高速一线,串珠状连接的卫星城镇带基本形成,成为商洛中心城市“商丹一体化”格局下的重要板块,东部次核心地位的功能也日趋显现。
丹凤正在填写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答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何衍贵记者段彬)近日,丹凤县恒大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恒大物流动土开工。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65亩,建设仓储区4.5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3000平方米,配套建设集住宿、餐饮、维修、电...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