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万德龙
3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山东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新闻发布会。据悉,省第一批政策共178项,其中延续实施类122项,新政策56项,涉及财政政策110余项。与2021年省级四批“政策清单”相比,今年财政支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力度更大、分量更重、导向更强,为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强化了政策支撑。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15万元
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2021年连续出台四批清单,实施了一系列减负措施,2022年第一批政策清单中同样包含多项针对性强的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清单中,集合系列企业发展的减负措施。通过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15万元;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提高至100%,同时企业享受政策的时间由第二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提前到研发费用发生的当年即可享受等财政政策,从小微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三方面,全方位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支持开展基础设施“七网”建设上,省里计划统筹财政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800亿元,集中支持现代水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技术设施网等“七网”建设。在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上,省级财政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方式,带动全省发放1亿元以上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同时,支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2022年将省级涉农资金切块分配,与市县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支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实施养护工程,改造完成存量危桥,实施村道三级及以上安保工程。安排财政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
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省级重大工业技改项目
为助力企业再攀登,为贯彻落实全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聚焦制造强市建设战略部署,济宁市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办法。
在省政策基础上又提高了补助比例,对省级重大工业技改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在省财政按照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35%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市、县财政各按照银行贷款利率的10%再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对“231”产业集群中列入市级重大技改项目的,项目竣工投产后,市、县财政各按照银行贷款利率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突出制造强市、231产业集群、助企攀登工程等重点领域,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保障,根据不同层级量身定制差异化、精准化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3700万元支持企业主体培育。对纳入“攀登工程”的企业,市、县最高可按企业较上年度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部奖励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对营业收入突破较大的企业,结合指标增量与增幅,市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200万元。
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市级政策也同步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安排1.4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主要用于企业研究开发、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 “万松浦文学奖”揭晓 获奖作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第十三届“万松浦文学奖”近日揭晓。刘玉栋的短篇小说《芬芳四溢的早晨》、罗伟章的中篇小说《...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