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最近爱上了怀旧,尤其过节时总会想起往事,端午节自然也不例外。
我有一位睿智的母亲,即便在贫苦苍白的岁月里,她也会把每个节日过得有滋有味,给我们留下多姿多彩的记忆。
端午节一大早,母亲带着我去挖各种草药。她说,端午节用草药煮水喝能祛病消灾。天还没有大亮,我跟着母亲沿着菜园边、地堰边寻觅,好不容易看到一丛绿色,靠近一看却不是要寻找的草药。太阳爬到大杏树杈的时候,我们已挖了半篮子,三七、艾蒿、益母草、车前草,还有两棵串筋龙和一棵接骨草。房前屋后有很多益母草,那是母亲专门种的,益母草是活血调经的中草药,主要用于妇科。母亲是接生员,村里的妇女生孩子坐月子时,母亲就会为她们送去益母草,益母草配上鸡蛋红糖熬水,既好喝又有助于产妇恢复身体。回到家,母亲把草药洗净,放进大锅里,添上水,生火。不一会儿,水开了,小院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味儿。20多分钟后,母亲把草药捞出,然后往锅里卧上几个荷包蛋。等到鸡蛋熟了,每人盛上一碗,再放上一勺红糖。水绿莹莹的,喝一口甜甜的,咬一口鸡蛋香香的。对我而言,这就是最初的端午节味道。
中国的每个节日都有故事,哥哥这样说。于是,我认识了屈原,那个眼看着国破家亡却无能为力只好纵身一跃悲愤投江的爱国者屈原,那个为后人留下无数华美词章的诗人屈原,那个留在民族记忆里的浪漫文学的始祖屈原。后来,哥哥送给我一本电影版的连环画书《屈原》,我如获至宝。我在书中漫游楚国、出访秦国、纵横列国,每个人物、每个画面、每个情节都烂熟于心。在战国时代,屈原如一股清流,不与奴颜婢膝者同流合污,他如一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美好的理想情操,他明知前路漫漫却坚持上下求索……上学后,再次见到文学中的屈原、历史上的屈原,就像遇到老熟人一样亲切。我和他对话,听他倾诉,与他一起见证历史的兴衰荣辱。在端午节的故事里,我认识了一条江——汨罗江。起初,我自以为是地将它叫作“泪”罗江,因为这条江里承载了屈原数不尽的眼泪和楚国人民思念的泪水。后来,虽然我纠正了读音,但内心深处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泪水的汹涌和情感的澎湃。在端午节的故事里,我认识了粽子和龙舟,多想有一天,到汨罗江边倾听江水的声音,缅怀一下心中的英雄;多想有一天,到汨罗江畔见识一下真正的龙舟,感受龙舟竞渡的震撼;多想有一天,尝尝香糯的粽子到底是什么味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哥哥用粮票买回来二斤大米,那年端午节,我第一次吃到了向往已久的粽子。
端午节头一天夜里,母亲准备好了两个大盆,一个泡大米,一个泡玉米萼。玉米萼就是紧紧包裹着玉米棒子的一层一层的外衣,是秋天收玉米时母亲攒下来的。扒玉米时,母亲把宽大光滑的玉米萼挑拣出来,然后一摞一摞地捆好放在阴凉处风干。
母亲取出两三片玉米萼,放在左手掌心里,一片压着一片。然后,在玉米萼中心放上泡好的大米,再在大米上面放上一颗红枣。接着,把玉米萼从四周向里小心折叠,最后用一根红线缠好,一个四四方方的粽子就包好了。我惊讶于母亲的技艺,母亲笑着说:“这有什么稀罕的?包粽子和包包袱一个道理。”包好的粽子放进大锅里,添水、烧火,煮一个多小时,粽子就熟了。咬一口,那香香的、滑滑的、粘粘的感觉终生难忘。有时,母亲还在粽子锅里放上鸡蛋一起煮,带着粽子味儿的鸡蛋别具风味。
那年之后,每逢端午节,我们都能吃到母亲包的粽子。母亲的手艺也越来越纯熟,慢慢摸索出各种包法,四四方方的粽子渐渐演变成三角形的、菱形的。
有一年端午前夕,母亲从姥姥家带回了一大篮子奇特的树叶,这种树叶比成年人的手掌还大,深绿色。母亲说,这叫伯乐叶,是橡子树的叶子。母亲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把圆圆的硬硬的果实,我以为是栗子,抓起来就想吃,母亲说这是橡子,是橡子树的果实。母亲还说,用伯乐叶包的粽子有种不一样的清香,果然,那年的粽子分外好吃。只是我的心里多了好几个疑问:为什么橡树的叶子不叫橡叶而叫伯乐叶呢?前几年,我爬山时不经意间见到了伯乐叶,便在网上进行查询,才发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原来,这种树真名叫槲树,又叫桲椤树,是壳斗科落叶乔木,因为结的果实叫橡子,故称橡树。这种树木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丘陵地带常见。桲椤叶可入药,活血、利小便,香味独特。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伯乐叶”的由来了。
如今,粽子这种特色美食已不再是端午节的专属,而成为中国人舌尖上的美味,走进了寻常百姓的一日三餐。它的影子遍布大江南北,宽大的芦苇叶或箬竹叶包裹着不同的馅儿:红枣的、豆沙的、板栗的、八宝的、肉松的、蛋黄的、巧克力的……再用五彩线缠绕而成,简直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甜的、咸的、香的、辣的,还有怪味的,五花八门,风味悠长。只是,在我心里,那用桲椤叶包裹的原汁原味的大米红枣粽子的记忆,任谁也无可替代。
新闻推荐
“生命之舟”天地穿梭 “山东制造”再立新功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成功有“秘诀” 数数飞天路上咱齐鲁元素
6月17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