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已经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了。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在人类世界中,无论是大自然中美妙的鸟语虫鸣,还是与他人交流的通畅,还是舞台上传来的曼妙歌声,都需要我们用耳朵聆听。耳朵如此的重要,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耳朵吗?你知道该如何保护听力吗?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该院听觉植入科主任徐磊。
家长要关注新生儿的“每一个细节”
在采访之初,徐磊给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据国际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超过了世界总人口的5%,其中3400万是儿童;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全球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岁至35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我们可能觉得听力损伤或者听力残疾和我们相距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徐磊这样说。
今年两岁的豆豆(化名)乖巧可爱,是家长眼中的宝贝。不过,最近豆豆的父母却有了一件烦心事。“孩子出生时,我们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却发现他好像‘听不见’。别人喊他,也不理睬。”孩子爸爸叹了一口气。后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发现,孩子是先天性听力损失。徐磊说,好在症状发现得早,家长“及时止损”。“豆豆可以通过佩戴人工耳蜗的方法对听力进行弥补,然后由专业医生为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力争让孩子接近正常人的交流水平。”
徐磊说,现在有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听力损失是“中老年人的事”,其实不然。医生认为,听力损失,是人类全生命周期都需要警惕的一种疾病。有些耳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就注定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遗传检验医学的发展,为了不发生这样的遗憾,爸爸妈妈需要孕前进行遗传咨询、胚胎植入前诊断和产前诊断。
新生儿需要做听力筛查,包括初筛、复筛和诊断性筛查。高危新生儿,如早产、高胆红素血症、耳聋综合征、有家族史、面部畸形、孕母宫内感染、缺氧窒息史、脑膜炎等患儿更需要尽早明确听力损伤,关注听力变化。
听力损失不是老年人“专利”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不规律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一种不明原因的耳聋即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对于城市人口。主要是与现代社会生活及工作节奏加快,加班熬夜生活不规律,情绪焦虑有关。此外,非职业噪声性耳聋的危险也不容忽视,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耳机、高分贝强度的现场音乐会和聚会等流行娱乐方式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听力杀手。
徐磊说:“不少年轻人喜欢佩戴耳机,听一些歌曲,这无可厚非,但需要正确了解用耳卫生常识,比如不能长时间听歌、不能大声音听歌等。有时候,在嘈杂的环境中,为了让耳朵听得清楚,人们会加大音量,这样就会对耳朵造成双重损伤。”
关于最常见的老年人听力损失问题,徐磊说,老年性耳聋是人体的自然衰老表现,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也绝不能坐视不管。近年来人们发现,有部分老人的听力损失也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产前诊断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耳聋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老年人会因为耳聋而和家庭成员及社会生活疏远,会产生孤僻、抑郁、情绪暴躁、多疑等心理病变反应,并且耳聋也成为早老性痴呆的诱因之一。但老年人也不用过度担心,要养成和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管控慢性疾病、保持情绪平稳;如果发生了老年性耳聋,可以借助人工听觉技术改善听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必要时,一定要咨询耳科医生进行诊断与干预。
保护耳朵的“四条建议”
医学界认为,“老化、噪声、药物”是影响内耳健康的三大杀手。针对药物,徐磊建议,无论是孩童还是正常人,都要慎用药物。“有一些耳毒性药物,如部分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都是人们所说的‘耳毒性药物’,因此,非专业人士切记不要自行服药,一定要遵从医嘱。”
徐磊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有“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的错误观点,即使有一万条熬夜的理由,也换不回你的听力健康。规律作息不仅仅是为了耳健康,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普通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职业和非职业噪声,如街上车辆发出的交通噪声、家里容易听到的家电噪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娱乐噪声以及烟花爆竹声等等。因此,远离噪声,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听力。
徐磊专门提到,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用掏耳屎,耳屎可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它有杀菌、保湿、防止小昆虫进入的功效。儿童与老年人是耵聍栓塞的高发人群,但这两类人群依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挖耳勺等异物会破坏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损伤、出血、感染,导致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如果被耳屎堵住影响了听力,需要到医院请耳科医生帮您清理。 (本报记者 李鹏)
新闻推荐
近日,山东“拉面哥”突然火了,3元钱的拉面卖了15年,连人民日报都点赞。2月24日,西安白鹿仓景区的大碗面却引发游客吐槽:15元一...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