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丽
近年来,山东省财政厅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努力打造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全面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为提升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全面覆盖,广泛参与。省级建立了由共性指标、部门整体和支出政策(项目)三部分组成的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涉及资金范围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省本级支出和对下转移支付资金。截至2020年底,省级指标体系涵盖38个大专项、60个省直部门,共计4072条指标,对于提升省级预算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围绕部门整体绩效,构建了部门战略指标和部门职责指标体系;围绕支出政策(项目),构建分行业分领域指标体系。同时,将部门整体绩效管理与分行业分领域指标体系建设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同步推进。推动指标体系建设与省级预算管理框架有机衔接,与省级专项资金分类对应,更好地服务预算管理。
三是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坚持有据可依,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部门职责、战略规划、相关政策制度办法等设定指标标准,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其他现有标准做好衔接,每项指标都出处明确、依据充分。指标设置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做到指标标准可采集、可衡量、可比较。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部门绩效指标体系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组织专家评议论证,力求指标体系客观实用,体现挑战性、指导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四是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分为信息采集、指标审核、成果应用等7个阶段。省财政负责绩效指标体系的整体规划,建立共性指标体系和绩效指标总体框架,审核汇总形成省级绩效指标体系库。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构建本部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以及本部门整体绩效指标体系,并编制绩效目标。
五是动态调整,高效应用。目前,省级指标标准体系已全部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向省直部门和部分市县财政部门开放,并根据宏观政策方向、部门和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等的调整变化,及时修正和更新,为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控和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省财政厅依托一体化系统,对有关绩效数据自动收集、识别和对比,逐步实现从“人为判断”向“数字应用”转变,有效提升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记者张昕怡刘夏村张武岳)记者19日从山东笏山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获悉,已发现的被困人员状态良好。...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