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日从天津市疾控中心获悉,11月7日18时至11月8日8时,天津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8例。
据介绍,第138例天津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38岁男性,居住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系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装卸工人。患者发病前14天有进口冷链食品接触史、无外出史,无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接触史、未接触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患者11月4日曾参与公司进口冷冻食品搬运工作。
11月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接到山东省德州市通报,经天津从境外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初步排查,截至目前,只有该患者和一个冷库门把手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与该患者有共同暴露史的在津人员共11人,首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已判定的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其他有关接触者正在排查中。
核酸检测阳性货物调查情况
本批出现阳性的货物来自德国不来梅港,于10月19日零时45分到天津港太平洋码头停靠,于11时16分装有该批货物的集装箱卸载于太平洋码头公司的冷箱场地,卸载作业全程为集装箱整箱使用机器卸载,未开箱,无人员接触。
10月19日至11月4日该批货物在太平洋码头放置,11月4日0时37分,该批货物提离太平洋码头公司,于11时30分运输到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内天津市海联冷链有限公司,并开箱将2020件该批货物纸箱卸载冷库贮存。11月5日12时30分,该批共计28.10603吨货物全部装载到集装箱,全部由北京三川金舟贸易有限公司安排车辆运往山东德州。
确诊病例情况及行动轨迹
确诊患者籍贯为河北省,现居住在汉沽街某小区,与单位其他8名同事共同居住。11月4日至11月7日隔离前,每日7时15分,由该患者驾车,搭载同宿舍其余8人一同前往单位上班。每日晚22时下班,由该患者驾车,搭载同宿舍其余8名同事返回宿舍休息。每日正常上下班,行程一致,期间无外出。
上班途中该患者及同车同事购买早餐,手机支付,买卖双方均佩戴口罩,未停留用餐。午餐、晚餐均由单位订餐,放在警卫室门票桌子上,自行取餐后前往休息室用餐。在单位内接触的人员均为同宿舍人员。
11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11月7日,太原市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抽样检测中,发现1份从天津港销往太原市的印度产冷冻带鱼外包装箱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太原市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部封存涉及该批次的所有冷冻带鱼,运输车辆及驾驶员已通报当地实施管控,对产品及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对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所有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专家提醒:
食品的输入防不胜防,
需自身做好防护
过去一段时间,全国已有多省市在进口冷冻食品上检测出新冠病毒。相关专家也提醒,在外防输入上,既要“防人”,也要“防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副教授在微博发文提醒,通过冷链食品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希望大家高度警惕。买各种冷冻食品,特别是进口鱼肉海鲜等冷冻产品,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和超市。尽管中国目前疫情控制良好,但输入病毒的危险始终存在,患者的输入容易防住,食品的输入防不胜防。检测不可能覆盖每一个包装的每一个点,总可能有漏网的病毒,还是要注意自身做好防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此前也提醒,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购买的生鲜产品,快递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处。此外,食物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北京日报微信公号
新闻推荐
11月8日凌晨2时许,从市防控指挥部获悉,经排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一名装卸工人核...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