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与电打了二十年交道,安佰福没想到自己也能“火”。这些年,媒体都想找他采访。
安佰福怎么“火”的?这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2001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电气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安佰福,成了山东双港活塞公司的一名普通电工。与许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一样,安佰福一心想着快速提高技能。
因此,他工作之余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各种试验,不论是活塞专用设备的改造维修,还是铸造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都成了他的研究方向。
“一个人在技术方面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舍得付出。”安佰福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几乎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知识和改进技术上。技能的不断积累,使他开始尝试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2005年,那时活塞加工需要三个人三台设备合力完成,不仅生产效率低下,有时候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这样可不行。”思来想去,安佰福决心攻克这项难题。经反复研究、实践,他设计开发出多功能活塞加工专用机床。
这一技术创新,实现一人一台设备即可完成活塞加工,提高了三倍的劳动效率,同时产品一次加工完成,保证了产品质量。该项目于次年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获得国家专利,并被评为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就像魔法,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之后,安佰福一发不可收拾,涌现出许多创新故事:
2006年,他研制开发铝活塞表面处理新设备,获得国家专利;
2009年,他参与的《活塞用SG-1低镍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授权;
2010年,他参与的《铝活塞用高性能低成本含硼铸铁镶圈材料》项目,获国家专利;
2020年,他参与的《活塞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现在已到专利公示阶段;
……
对于创新得痴迷,安佰福从一进公司到现在从未中断过。二十年间,他一共收获9项国家专利。在他看来,研究这些新技术,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就感。
最让安佰福自豪的是,他有幸参与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
2014年,山东双港活塞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大连机床集团、长沙一排机床厂共同承担“高档活塞规模制造高效柔性加工生产性及示范工程”,此项目成果列入山东省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目录,该专项已经在活塞行业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项。
革新创造,给他带来了荣誉,他连续12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先后获得?“齐鲁首席技师”“日照市首席技师”“日照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日照市金牌职工”“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称号。
安佰福琢磨的事儿,在旁人眼中都是一件件新鲜事儿。不少同事主动找到他拜师学技。他先后授课150多次,培养合格的电气操作者40多人,以带徒传艺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后来,安佰福的创新故事在公司、社会不胫而走。一条条技术革新事迹被媒体刊发,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和在媒体上频频“露脸”相比,“火”起来之后的安佰福还是更乐于泡在生产一线。他多次找到公司领导,希望少些采访宣传,把更多时间用在业务上。
新闻推荐
“这是我们以前翻晒麦子用的叉和撒播种子用的耧,还有这些老式的煤油灯、录音机、电话机,现在也都被淘汰了。”近日,在山...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