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部志稿》中记载了一桩轶事:洪武八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明太祖朱元璋,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一万七千余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代劳,都念到六千五百字了,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朱元璋大怒,令人将茹太素痛打一顿。翌日又叫人继续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方接触正题。也就是说,明明五百字就可以说完的事,非要写一万七千字的奏章,朱元璋深受其累,感触颇深,遂规定:今后凡有“繁文违式者罪之”。
由于长篇大论而吃了苦头的,不只是中国的茹太素,老外也有这样的例子,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哈里森,他于1841年3月4日发表就职演说,演说词多达八千五百个单词。那一天特别寒冷,68岁高龄的哈里森没戴帽子也没穿大衣,坚持站在台上絮絮叨叨地读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次演讲后,哈里森因感染风寒,很快转为肺炎,并且一病不起,就职后仅仅一个月就见了上帝,成为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短的总统。
山东抻面好吃,文章抻长了就不好“吃”了。由于嗜好长文章,茹太素挨了打,丢了脸面;哈里森总统生了病,丢了性命。这代价不可谓不大。其实,文章不在长短,贵在内容有分量,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有许多优秀的文章正是因其短小而又精深才脍炙人口,得以流传千古的。
唐代诗人祖咏,在应试时按所给题目写了一首试帖诗。按考试规定,试帖诗需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才算合式。但祖咏只写了二韵四句就交卷。当主考官问其为何不再写下去时,答曰:“意尽。”意尽则止,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还比如上古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虽然仅有八个字,然而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生动再现了原始先民从制作工具到捕猎的全过程。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仅三百余字,可是千古传颂……
文章冗词赘句,浪费自己时间不说,还浪费他人的阅读时间,影响实在极坏。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历数党八股八大罪状,对那些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很动感情地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如今,联想到有的作品,应时、跟风、粗制滥造者太多,尤其是电视剧之类,“注水”严重,胡编乱造,拖沓冗杂,尽显无病呻吟之态。还有就是文风、会风虽有了根本转变,但仍有不少领导干部热衷于做长演说、写长文章,仔细一听,却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空话、废话长篇累牍,真正管用、实用的没有几句。
顾炎武在《文章繁简》中认为写文章,就如同风从水面上吹过,自然而然地形成波纹;如果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有意地追求繁复或简洁,那么就会出现弊病了。窃以为,执笔为文者,当从茹太素上书挨打一事吸取教训才是,有话即长,无话则短,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新闻推荐
山东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全省覆盖 今年前10个月交易订单6.4万份
□记者代玲玲通讯员王海红报道本报济南讯为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山东省全面建成政府采购...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