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4 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9 月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成的国家评估组,对山东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进行了终期评估,评估组认为,山东97 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 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这标志着,山东省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完成了攻坚行动目标,这在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山东省之所以提出并真正实现提前半年完成攻坚行动任务,首先是得益于强力的保障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孙继业副省长带队参加了全国地方病防治推进会议,会后专门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地方病防治工作。省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责任书,许下了按期完成任务的庄严承诺。
其次得益于完备的防治体系。山东是全国少数具有省级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的省份, 16市、136个县(市、区)都建立了相应科室、配备了防治专业人员,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地方病防治网络。各级防治机构不断提升防治能力,全省所有病区县(市、区)全部具备相关地方病检诊能力。
也得益于山东坚实的工作基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碘盐供应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改水降氟试点工作,国家多次在山东省召开现场会,推广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经验。几十年来,山东省持续全面推广这些有效措施,并不断改进提高,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都分别实现了国家消除和控制的阶段性目标。本报记者任雯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郑德军张燕报道近年来,久力工贸集团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该集团建成了...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