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学须有良规

来源:大众日报 2020-10-31 23:57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在省图书馆国学分馆举行的山东省尼山书院“朱子学公开课”上,阐释《白鹿洞书院揭示》与朱子的教育思想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永明认为,《白鹿洞书院揭示》可以说是儒家经典里关于为学和教育方面一些最经典表述的集成版,其中涉及到《论语》《孟子》《中庸》,也涉及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周敦颐的《通书》里面的一些内容,“在思想框架上,我觉得《白鹿洞书院揭示》和《大学》应该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1179年颁行于白鹿洞书院,产生很大影响。据史料记载,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对岳麓书院进行了扩充改造,并把《白鹿洞书院教条》引用到岳麓书院,至今岳麓书院博物馆里还有一通《朱子书院教条》的碑。这可以说是岳麓书院最早的学规。

之后,岳麓书院也制定了一些学规。清代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事实上和《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精神也是一以贯之。《岳麓书院学规》共18条,前9条是讲如何“为人”的,后9条是讲如何“为学”的。比如,第1条是“时常省问父母”。第2条是“朔望恭谒圣贤”,意思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要去恭谒圣贤,这属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第3条是“气习各矫偏处”,是说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气,要把这些不好的习气去掉,归于正确,显然强调的是修身问题。后面几条才谈到“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项”等,都是具体的学习问题,比如怎样读经书,怎么读古文诗赋,以及学习的态度等等。由此可见,朱熹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岳麓书院的影响。

朱熹于1200年去世,《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影响仍在不断扩大。朱熹去世12年以后,他的弟子、国子司业刘爚奏请宋宁宗同意,将“白鹿洞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颁行于太学。也就是说,从1212年开始,太学开始遵用《白鹿洞规》。1241年,宋理宗视察太学,亲笔御书《白鹿洞规》,颁赐太学。此后,《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全国书院包括官办州县学的“教规”。后世的书院和官学仍然普遍采用,几乎成为宋元明清办学教育的一个准则。

在东亚,首先对朝鲜的影响。13世纪末,朱子学传入高丽,后来成为李朝时代的官方哲学。1439年,李朝颁令各官学要效仿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办学。尤其是李朝时代著名的理学家李退溪,把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并在书院教育的实践中去实施。李退溪著有《白鹿洞书院教条集注序》,不仅为之作注,还专门写了序。邵修书院之前叫白云洞书院,取名也是仿白鹿洞书院的。很多书院都把《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创办书院的理念,并仿照制定院规。直到现在,很多书院仍然在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

在日本,从江户时代起,就把朱子学作为官方哲学。事实上,中国的朱子学这时已经有点衰落了。江户时代的日本,就把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当作书院制定学规的蓝本,藩校、乡学都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江户时最大的汉学私塾“咸宜园”,也是日本近世最大的汉学私塾,办学就受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深刻影响。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全面拥抱西方。但是,《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作用于民族心理塑造的规则,仍然很受关注,产生着广泛影响。

在东南亚,朱子学从南宋开始传播,越南、泰国等陆续开始传播儒学和朱子理学。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白鹿洞书院揭示》体现了理学教育思想的精髓,又广泛地应用在官学和私学教育中,其中蕴含的理学思想,内化成为当时读书人言行举止遵循的原则,从这个层面上说,它在历史上促进了理学的传播。在这方面,甚至有日本学者认为,《白鹿洞书院揭示》实际上就是朱子版的《大学》。

今天,我们再读《白鹿洞书院揭示》,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它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哪里?能为解决现代的教育问题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资源?众所周知,儒家特别强调学《论语》,第一篇是《学而》,首句是“学而时习之”,但是学什么,内容是什么?事实上,《白鹿洞书院揭示》里面作了非常详细的回答,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实现人格的完善、德行的完满,同时,《白鹿洞书院揭示》也把每个人学习的路径、方法,还有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明确提示。所以,王阳明曾感叹,“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就是说在“为学”方面,《白鹿洞书院揭示》讲得已经非常详尽了,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这个路径和方法去实行,并达成目标。王阳明这个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

在当今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某些乱象本质上只是一种现象,那么,其本质何在?探究起来,根源还是思想和观念出了问题。由此引申开来,这些思想和观念,又与教育的失误或者说教育的偏颇有直接的关系。可以想象,如果只是注重纯粹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品德培养,忽视德性的完善、人格的完善,每年那么多学生走向社会,后果是很可怕的。所以,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养成是一种什么关系?怎么去处理好这个关系?都是必须好好思考、认真解决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德性、完善的人格,又具有现代的文化知识的完整的人。在这些方面,认真研究《白鹿洞书院揭示》,能够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新闻推荐

全国U15女篮系列比赛结束 山东包揽决赛前三名

据新华社山西长治10月30日电(记者单磊)来自山东的三支球队包揽了全国U15女篮决赛的前三名,济南体校队最终以69:65战胜青岛篮...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学须有良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