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及系列行业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等文件。此次优化的一大亮点,是紧密结合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对原有的15个行业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了精简合并,调整为高校科研类、中小学、卫生、专业技术服务类、支持保障类以及乡镇基层共6类岗位设置机构比例指导标准。同时,改变以往对岗位设置管理过细过死的做法,变具体刚性比例控制为灵活区间调控,确保既坚持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
整合行业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其中,将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指导标准并入高等院校;将原来独立设置的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并入中小学类;适应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对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在岗位管理上仍作为一个单独类别进行设置;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农业、工程技术(含水利、林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7个行业,合并设置为专业技术服务类;适应改革要求,新设立支持保障类。适应职称制度改革要求,在所有行业和符合条件的单位中可按规定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管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管理,由具体岗位等级比例标准调整为区间比例管控。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对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少、具体等级不能按上述比例核算的事业单位,可结合实际统筹设置。
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自主权。在岗位管理政策框架下,聚焦事业单位主责主业,在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中,合理确定主体岗位,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由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自主确定是否分设主辅系列,自主确定为主的专业技术系列(专业)数量;分设主辅系列的,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应低于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
赋予各地相应的岗位设置调整权。对各地优势产业、重点项目所属事业单位,以及具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或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等的事业单位,可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或专业领域相近、人员交流频繁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统一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内统筹设置,集中使用。
优化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5%左右;工勤技能四级、五级岗位由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对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和劳动竞赛前三名等的工勤人员,可不受岗位限制直接聘用到相应岗位。对现聘人员超过核准岗位设置数量的,可采取“退二聘一”或“退三聘一”的办法逐步规范到位。
此外,《通知》还就简化省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手续、加强岗位聘用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
新闻推荐
发现小琪尸体的灌木丛(视频截图)2019年10月20日,辽宁省大连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涉未成年人恶性案件:13岁男孩蔡某某杀害10...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