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光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连线编辑董婧:
与往年相比,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很特别,不仅和中秋节叠加为8天的超级黄金周,还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长假。眼下,多地掀起景区门票降价潮,旅游行业也已经开启“抢客大战”,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或出现“报复性消费”。那么,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报复性旅游”真的会出现吗?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景区及旅游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呢?本期评论“连线”栏目特别邀请旅游界权威人士,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连线专家王晨光:
“十一”黄金周,无疑将是疫情之后的一个重要节点。自9月份国庆假期车票开始预订以来,居民假期出行需求旺盛,可以说,所有人对这个长假都抱以厚望。一些平台预测,“报复性旅游”苗头已经显现,对这一现象,个人感觉应该保持谨慎。
自1999年实施第一个黄金周至今,每到黄金周,旅游资源的供需矛盾就特别明显。实际上,虽然黄金周能够给经济增长提供活力,但就旅游市场而言,却是个有些棘手的问题。一边的情况是,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巨大需求量而言,交通、景区、旅游设施等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现在国内疫情管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想利用这8天假期好好放松、自在出游的心情可想而知;而另一边,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各地尤其一些旅游城市急切提振复苏旅游业,对国庆黄金周抱有不小的期待,将之看作是对冲疫情损失的重要机会。
目前,全国已有超500家景区实行不同的门票免费或折扣政策,各大平台也纷纷推出较大力度的补贴大促,因为疫情憋了大半年的旅游商家,希望抓住今年最后一个旅游旺季来弥补一部分损失,这是可以理解的。对同样憋了大半年的游客来说,无疑也是利好消息。但是,安全对于旅游业来讲,始终是第一位的,对于可能出现的“报复性旅游”,游客和旅游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理性、科学安排“十一”假期的问题。前几天,云南瑞丽宣布“封城”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抗疫还没有取得最终完全的胜利,安全地度过“十一”黄金周,责任和义务显然更加重要。
当前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对于游客来说,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决不能放松防控意识。尤其是节日期间“游人如织”,更要做好个人防护:文明预约出游,按规定佩戴口罩,随时做好消毒,如遇不可抗拒因素,主动调整游览计划,不停留,不影响旅游景区正常秩序。此外,8天长假也没必要非去著名景点扎堆儿,就近游玩也能满足休闲娱乐的需要。
对于景区和旅游企业来说,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有增无减,国内仍存局部暴发疫情的潜在风险,所以必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预约制度和“限流”政策(最大承载客流量的50%),这些都是刚性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如果这次黄金周能够平稳度过,那么对于旅游业来讲也是有个长足发展的条件。
目前,很多旅游平台也开始为假期预热,各种广告和承诺,有点像是拉开架势打“抢客大战”,此前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已出现洗牌与重组,今年国庆假期也将是对旅游城市、旅游行业和企业的一次大考。一方面,景区担心客人不多所以降价,但另一方面,黄金周大量游客集中出行,可能就会出现瞬间的矛盾放大,所以面对假期客流与防控的双重压力,景区必须同时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工作。降价与有效控制承载力之间不应该是相互矛盾的。降低门票价格后,景区更要让游客省心安心。相关限制政策还是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一定不能满园甚至超量接客,一切工作也都应该让位于安全保障。
至于有人担心的,“报复性旅游”将来,“报复性宰客”是否也要来了?个人认为无需太过担心。黄金周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市场,但另一方面过度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是旅游者、旅游企业的自我教育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理性。报复性宰客会发生,但一定不会无序,不会失控。因为20年黄金周带给中国旅游市场的进步,政府监管越来越有力,同时旅游企业或旅游者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商业欺诈商业合同方面的压力要远比防控疫情的压力小得多。加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及事后追诉机制的完善,所以报复性宰客不可能成为行业最大的问题。
总之,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内防反弹、科学防控,仍是全民责任。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从政府到景区到消费者,必须同心协力、相互配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来奎)9月16日,山东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项目在奎文区鸢都湖击鼓开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1支队伍...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