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玉芳
通讯员曹龙李雅睿
“上边政策好,这几年变化可大啦!早先下过雨后好几天街上没法走,现在村里不仅主干道修了,又修到家门口。”说起如今的生活,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村75岁的王明智老人直竖大拇指。他用“党恩浩荡”四个字表达了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村位于潍峡路和下小路沿线,毗邻潍河和胶济铁路,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该村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先后获得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王明智的老伴王芝欣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的养老金、低保再加上土地流转的钱,一年两万好几。村里还建了市场,想吃点什么很方便。
没等老伴说完,王明智就又接上话茬:“村里搞得这么好,多亏了党员干部。这几年俺村的干部可受累了!什么活都是党员干部义务干,他们就是‘工程队’。”
岞山村是由岞前、岞后和岞中三个村子合并而成,全村1017户,2962口人,4050亩耕地。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抓住机遇,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流转土地3600亩,建成万通农业基地、花海四季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让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又能在基地和庄园里打工赚取收入,产出的土特产品又通过旅游销售增加收入,打破以往人、财、物流向城市的格局,保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农民日子也越来越富裕。生活好了,村里又投资建起了天天市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围绕乡村旅游示范区片区建设,岞山村积极开展环境整治、道路硬底化、渠道改造、拆旧建新、厕所升级、绿化种植等旅游配套工作,美丽村庄建设如火如荼。
岞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则辉告诉记者,在人居环境整治、扶贫攻坚工作量大、任务急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村里开支,小到除草、栽树,大到挖排水沟渠、清运垃圾,党员干部“包揽”了村里所有的活计,一年光义务工就为村集体省下二三十万元。这些村干部们年纪最大的74岁,最年轻的也已经41岁,他们从正月初二至今,已经干了215天的活。村里先后拆除残垣断壁38处,车库26处,栽植绿化苗木1200余株,清运垃圾3000余方,整理线路200余处,喷涂墙面15000平方米,清理空闲场地35处,硬化道路12600平方米。
岞山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包靠干部赵超介绍,岞山村去年第一期厕改任务共176家,党员干部从6月1日开始下手干,到7月14号结束,大家起早贪黑整整干了45天,在全街道率先完成。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们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村庄变得干净漂亮,蚊子苍蝇明显减少,走在街上都感觉舒心惬意。
新闻推荐
走向复兴的历史回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9月3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一段历史的坐标。75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