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疼痛科运用腰交感神经消融术治愈持续下肢冰凉的患者“疼痛”几乎是所有人都体验过的感觉。200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将慢性疼痛纳入疾病范畴,以唤起人们对疼痛的关注。
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对疼痛有着片面的理解,认为它仅仅是疾病所致的一种症状,是疾病的‘附属品’。因此,面对突如其来或长久困扰的疼痛,选择‘忍一忍’的人不在少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贾明睿强调,疼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未必是对应和平行的关系,疼痛可以先于疾病发生,也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当中,疼痛既与疾病相关,也可在疾病痊愈后发展成为慢性疼痛。疼痛治疗讲究个体化,更要科学、规范地全程管理。
据了解,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的核心技术“微创介入”已为疼痛治疗带来了卓越的疗效。日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在新启用的崇仁楼·内科病房楼开设疼痛科病房,将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规范的疼痛管理。◎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孙淼通讯员张静
被忽视的“痛”
慢性疼痛是病早诊早治是关键
头疼、肩疼、腰疼、手疼、脚疼、肚子疼、牙疼……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疼痛。绝大部分人会认为疼痛只是一种感受,不是病,就像人们常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疼痛是所有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当疼痛长期作用于人体超过一个月以上时,即有发展成为慢性疼痛的危险,成为独立于原发疾病之外的一种疾病状态。”引起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对此,贾明睿解释说,疼痛,一部分是由可以明确诊断的躯体疾病所引起;一部分是由神经或神经传导通路的异常所引起,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卒中后疼痛等;一部分尚未找到具体致痛原因,如各种术后慢性疼痛、幻肢痛、纤维肌痛等;还有一部分是由精神疾患所导致,如焦虑、抑郁等。其中,很多患者的疼痛表现综合了以上多种因素。
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占总人群的30%左右,已被视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然而,“在我国,疼痛本身即是一种疾病的理念,仍然不为公众熟知。”贾明睿遗憾地表示,和任何疾病一样,慢性疼痛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更需要多学科、多维度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全程管理。
因“痛”而生
实现多学科联合作战专治“疼痛”
“痛不欲生啊!起初以为是空调吹的,过两天就好了。实在太疼了,吃不下睡不着,感觉这像是面部神经痛,就去了家附近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吃了几天的药,效果并不明显,整个人都变得十分焦躁。”回忆起那针刺样的锐痛每隔一会儿便在面颊上炸裂的那段日子,前来复诊的王先生仍心有余悸。
他告诉记者,孩子在百度搜索相关疾病治疗办法时无意中看到了疼痛科专门治疗各种疼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找到了贾明睿。经过再三询问,王先生才回想起来,前段时间在太阳穴以上的部位曾出过一小片不起眼的小疹子。最终,王先生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服药的第一个晚上,疼痛就减轻了,终于睡上了半个多月来的第一个好觉。这次是过来复查的。”王先生十分激动地说。
腰痛去骨科,头痛去神经内科,心绞痛去心内科,胃痛去消化科,牙痛去口腔科……与王先生一样,有着传统就医经验的患者不在少数。那么,“疼痛科”治什么?这是贾明睿解释了二十多年的问题。
“疼痛科因‘疼痛’而生,是新兴的交叉综合学科之一,与骨科、神经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康复科、麻醉科等都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也就要求一名疼痛科医生,既是内科医生,也是外科医生,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还得是一名慢病管理专家等。”贾明睿表示,凡是慢性的、长期的、困扰人们生活健康的疼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头部疼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退行性关节病变等颈肩腰腿痛;癌痛、术后痛、幻肢痛等各种慢性疼痛,都可到疼痛科就诊。
据贾明睿介绍,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在治疗各种疼痛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武器”可以使用,并在明确疼痛病因的诊断、各种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的合理搭配和应用、针对病因或致痛神经的微创介入手术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此外,记者在医院获悉,7月上旬,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在新启用的崇仁楼·内科病房楼增设了疼痛科病房,拥有床位15张。病房开设至今,持续“满员”运行。贾明睿自信地表示,山大二院疼痛科将为广大疼痛患者施行更为精准的疼痛微创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系统、规范、科学的诊疗服务。
微创引领
治愈持续下肢冰凉患者
一个多月前,正值三伏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刘阿姨却要穿着厚厚的毛裤来缓解下肢的冰凉,才能稍微感觉舒服些。
68岁的刘阿姨患有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一直通过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1个多月前,我突然感觉两条腿发凉,从小腿和脚底飕飕进凉风。一个多月来,冰凉感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大伏天里,只能穿上毛裤保暖。”刘阿姨告诉记者,后来听糖尿病病友推荐,才来山大二院疼痛科就诊。
“经过专科查体,患者腰椎活动度略下降,双下肢皮温下降。腰椎间盘CT显示腰椎退行性变,双下肢血管B 超未见明显异常。”贾明睿介绍说,结合患者症状、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双下肢冰凉感主要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可进行腰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8月19日,贾明睿与团队成员一起为患者实施腰交感神经节消融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进展顺利。“手术完,当天晚上,我就感觉到双腿不再像之前冰凉了。”目前,刘阿姨已经出院,双下肢未再出现冰凉感,生活恢复了正常。
据贾明睿介绍,经皮腰交感神经消融术是在X线引导下精准定位腰交感神经链并穿刺到位,通过消融部分交感神经纤维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用于治疗交感神经源性下肢慢性疼痛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其他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发凉感或缺血性改变、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下肢幻肢痛、癌痛、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
不要再认为疼痛科最拿手的是开止疼药,其实他们的王牌是微创治疗。因此,在治疗各种慢性疼痛方面,山大二院疼痛科的特色诊疗技术不仅表现在跨学科的疼痛诊断技术和对镇痛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的全面掌握和使用经验上,更体现在熟练使用B超或X 线介入技术,施行全身各处神经、肌肉软组织等部位的靶点准确穿刺,通过注射、射频消融或射频调节、银质针松解、超激光等多样的技术手段,从致痛病因的解除到神经传导通路的调节或致痛神经的调控,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经了解,近年来,秉持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的原则,疼痛科已开展了多项国内领先水平的疼痛诊疗和微创治疗技术,如: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或调节、可针对几乎全身每一个细小分支神经的靶点射频消融或调节(治疗各种慢性神经痛)、椎间盘微创消融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枕神经及耳大神经松解、腰交感射频消融、背根神经节射频调节、颈腰侧隐窝注射、关节腔内射频等微创手术,均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疗效显著等优势。
“疼痛”管理
开启疼痛治疗新时代
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很多慢性疼痛需要坚持治疗,更需要患者积极与疼痛科医生配合,做好“疼痛”管理。
“当人体受到损伤、疾病等侵害时,会迅速发出疼痛警告,这类疼痛可提醒我们及时避开危险或去及时就医,是好痛。但当疼痛长期作用于人体超过一个月以上,成为慢性疼痛时,这种痛就已经失去报警的意义,并对人体产生危害,这种痛即是坏痛。”对于这两种情况,贾明睿指出,“疼痛”管理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正确区分清楚,有效地进行处理和治疗。首先我们帮助慢性疼痛患者找出疼痛病因,及时、规范地治疗慢性疼痛,进行标准化镇痛管理,但在治疗过程中,又注意保留“好痛”,以发挥其疾病报警作用。与此同时,所谓“疼痛”管理,还在于向大众积极普及疼痛相关知识,引导大众树立科学镇痛理念,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时,及早就医、有效治疗,以防身体遭受更严重的损害。
“在及时明确地诊断疼痛,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推进疼痛的精准化、规范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疼痛治疗的整体水平的同时,疼痛科还应进步到预防慢性疼痛的层面,实现上医治未病。”谈及疼痛科的未来,贾明睿表示,运用各种微创介入手术控制和治疗疼痛,恢复广大疼痛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通过对疼痛易发和高发人群的社区管理,减少疼痛对社会、家庭和个体的影响,这些都将是疼痛科未来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止”的要求对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边坡、京台改扩建...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