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依盟
八一建军节前夕,一部陕西征兵宣传片登上微博热搜榜,宣传片内融合了兵马俑、“秦统六合”等历史元素,有不少网友看后纷纷评论称感到热血沸腾。当下,跪射武士俑(左图)、中级铠甲军吏俑、铠甲武士俑三件秦兵马俑,从西安来到山东博物馆“做客”,我们就此说说两千多年前“秦齐之交,无问西东”的文化交融。
学界主流认为,秦人起源于东夷,迁移到西垂后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在齐地完成统一。秦齐文化出于同源,均有尚武、尚实传统,并且重利、重人才。秦人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并将之创新,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中尤以对齐文化的借鉴学习特色鲜明。胡适曾说:“秦始皇征服了六国,而齐学征服了秦始皇。”
齐国与秦国作为分居东西的两大强国,在春秋战国绝大多数时间里处于和平状态,为数不多的冲突也多是通过中间国家发生。两国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互派使节和大臣以及士人之间的文化往来。“稷下学士游秦”就是其中之一。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高等学府,始建于田齐桓公时期。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天下名士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著书论辩。稷下学士对秦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荀子游秦最具代表。荀子是著名的稷下学士,年仅15岁就游学于稷下学宫。李斯作为荀子的弟子,其学得之于齐文化而偏于法,入秦与秦法家结合,特别是受到商鞅影响而成为秦法家。
同时,先秦兵学多出于齐鲁文化,孙武、孙膑及司马穰苴均为齐国人。在中国古代兵学文化中,齐鲁兵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代表着先秦兵学的主体构成与最高成就。
当考古专家挖到秦兵马俑时,感受到了气势恢弘。秦统一六国,靠的是虎狼之师,而秦军战斗力,主要来自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这套制度在商鞅变法中设立,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战斗力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制度规定,秦军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另外,秦雍城的规划建设也受到了齐的影响。在稷下学宫学者所著齐国官书《考工记》中,《匠人》篇是我国最早记录都城营造布局及建筑技术等的文献。它对国都的营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国都的形制、城门设置、王宫位置、道路状况以及手工业、集市和居民区的分布等。《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据了解,春秋时期秦国国都雍城的布局基本符合《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记载,都城的设施比较齐全,宗庙、社稷、市场与都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邦薛君”漆木高足豆盘的发现,证实了孟尝君曾为“秦相”。器表面髹漆,豆上腹圆盘状,通高28.6厘米。中为细柄,下为足座,座径14.6厘米,边缘有一圈红色云纹图案。底盘有针刻文字二处,极细浅,足座底部有烙印文字一处,又针刻一字。盘底右边一条铭文3行15字:八年相邦薛君造,雍工师效,工大人申。其内容解决了我国史学界关于“相邦”官阶长期存在的争议以及“孟尝君相秦”时间的争论问题。
山东自古人杰地灵,以泰山、黄河和孔子为代表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更是齐鲁文化的精髓,这三者在中国历史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秦始皇对齐鲁大地一直怀有特殊的情节,在一统中国后的五次东巡里,有三次来到了这里。除了巡视边疆、彰显威严以外,对长生不老仙道的追求、举行权利象征的封禅泰山,或许还有对秦人起源的追寻都是他数次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封禅泰山起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最晚到春秋时期封禅泰山已成为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新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自三代以来,祭祀天帝逐渐成为帝王的专利和标志。秦始皇的泰山封禅,最终实现了秦企图以天下共主身份名正言顺地祭祀天帝的梦想,也是秦始皇对齐鲁文化认可的标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齐静位于青岛市的长门岩岛曾是个无淡水、无航运、无耕地、无居民的“四无小岛”,自1962年3月起,岛上便有了...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