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然
省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各参加单位聚焦海洋强省建设,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做强做大“海洋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海洋经济成为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山东省海洋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为此,民革山东省委建议:
在五大产业上发力。促进海洋文化旅游业提质增效,依托海洋牧场平台建设海上特色小镇,打造海上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帆船体育、潜水冲浪、游艇体验等海上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深入推进中国黄海冷水团大型智能网箱和冷水鱼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建设,搭建一批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以生物化工专业园区为依托,以相关企业为基础,做实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海洋港口交通运输业,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动诚信港口、智慧港口、高效港口、绿色港口建设。
在建平台强抓手上发力。探索组建海洋产业研究院,由研究院出资成立投资发展公司,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问题。重点抓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园区、海洋公共服务、海洋类高校及科研院所四类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抓好资金引导,探索统筹整合财政涉海资金,重点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制度创新上发力。建立省、市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提升海洋经济监测评估能力。建立海洋发展专家咨询制度,提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意见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提案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承办。
把淡化海水纳入战略水资源
民盟山东省委建议,将淡化海水纳入战略水资源范畴。
加快淡化海水作为水资源的立法。通过立法确立淡化海水战略水资源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先行先试,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推动淡化海水有序进入水源或市政供水系统提供法律依据。
推动淡化海水接入市政管网。建立完善的海水淡化市政公益性政策体系,将海水淡化水纳入沿海地区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统一纳入供水管网,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助和配套政策优惠。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城市和示范海岛以及区域海水淡化保障工程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淡化海水进入市政管网进行城市供水的运营模式。
明确浓盐水排放等环境准入制度。明确浓盐水对哪些近岸养殖品种影响较大,选址时注意避开,解决浓盐水排放问题。
打造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增加沿海产业园区淡化海水利用规模,鼓励化工、电力热电、钢铁和石化等沿海产业园区配套海水淡化工程。扩大海水淡化装备生产企业规模,推进海水淡化设计建造服务全产业链发展。出台扶持政策,打造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提案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海洋局、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承办。
加快建设“海上粮仓”
为做大做强山东省海洋牧场,民进山东省委建议:
推动种苗的山东制造,建立北方海产种苗供应平台。建设全国海洋渔业生物种业中心、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生物遗传育种基地,开展海水养殖生物种业基础研究、良种培育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高效养殖示范。建立大西洋鲑、黑鳕等冷水团高端鱼种供应基地。重点围绕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三倍体技术、“海大二号”黄金牡蛎和“海大三号”黑金牡蛎等新品种,打造“育、繁、推”一体化贝类种子平台,打造高端贝类苗种供应基地。
打造新型养殖模式,推动海水养殖向高效转型。突破黄海冷水团养殖开发模式,打造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大网箱,配套陆上服务基地,争创国家级深远海开发试验区。重点发展以大型智能化抗风浪网箱为主要载体的渔业养殖方式,提升养殖生产的集约化、装备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接力养殖模式。在稳定本地养殖品种规模基础上,重点围绕大黄鱼、真鲷等市场认可度高的南方养殖品种。
推进海水养殖自我革命,实现海水养殖向生态转型。建立完善海水养殖环保监管体制,加大海水养殖疫苗研发和推广扶持力度,开展海水养殖容量研究,完善海洋牧场发展配套政策。
提案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局承办。
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打造“海洋药谷”
山东省海洋生物产业基础、技术积累、创新能力等具有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高端应用型人才缺乏、平台资源整合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农工党山东省委建议:
进一步打造高端平台和人才团队,构筑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争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争创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人才保障体系,引进和培育高端优秀人才。
进一步打造协同创新体系,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国内外海洋医药领域科研机构、高校、医院、企业等共同参与创新研发,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计划,打造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研发高地。
加快实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园区。高起点规划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以“蓝色药库”为依托全面整合规划建设专业领域的“海洋药谷”,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海洋药物创新环境。对重大创新药等研发项目提前介入、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给于保姆式技术和政策辅导支持。
加强科技与金融创新,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多元化和实效化,下放项目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
提案由省海洋局、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承办。
新闻推荐
赵春青绘读者来信编辑您好:我叫郑淑燕,今年58周岁。2001年4月22日到沈阳市一家公司做保洁,每个月的工资从到手600元涨到现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