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翟荣惠王静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山东农业大学与国际顶级三大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来了一次全方位的“亲密接触”:
3月13日,卢从明教授参与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细胞》主刊,深度阐释了叶绿体蛋白运输和分选机制。
3月19日,段巧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刊登在《自然》主刊,文章在分子与生化水平上解析了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机理,为解决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4月10日,山东农大作为唯一通讯单位的成果登上《科学》主刊,孔令让团队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这是我国小麦研究领域在《科学》主刊上的首篇文章,也是我国小麦重要功能基因研究领域首篇CNS三大主刊文章。“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高度评价孔令让团队的成果,认为这是一个禾谷类作物种质改良和创新的难得基因,将有力提升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水平,为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项成果的3位首席专家,既有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有学校自己培养的本土学者。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山东农业大学先后从北京、南京、武汉等地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人。同时,“这些年,学校自己培养的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50多名‘宝贝’几乎没有流失。”山东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为鼓励教师潜心从事农业科研,学校明确了以“五个优先”为代表的系统性支持举措:优先引进和配备农业科研人才团队,支持农业专家招收博士研究生等人才资源;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优先推荐申报泰山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计划;农业科研项目优先申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计划、奖励和重点项目;农业科研项目优先使用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及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优先解决从事农业科研专家亟须实验设备的招标采购等。
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段巧红收到过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但是在2017年决定回国发展时,她选择了山东农业大学。“当年我7月底到校,8月初上班,使用经费、仪器设备,一路绿灯,20万元以下的通过竞价系统几天完成,实验室很快就建设起来正常运行了,这在其他单位是很难想象的。”段巧红告诉记者,“在和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以及学院专家深入讨论几次后,我将科研方向定位为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有性生殖领域,重点研究花粉管与雌蕊的相互作用机制。大家在一起干事,氛围特别融洽。”
孔令让是山东农大1981级农学专业学生,1988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很快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在国外学习10多年后,2008年孔令让又重回母校。“我从2000年就开始开展赤霉病的研究,相关课题申请到了四五个,生活也舒适,儿子读高一那年我决定回来,他一度很不理解。但是只有回到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回到母校,我才有踏实的感觉,才能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孔令让说。
每一项重大成果的取得,都来自于长期的探索,来自于寂寞地坚守。对大成果进行耐心培育,对坚持基础研究的人真情鼓励,一直是山东农大的优良传统。1997年,该校“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项目,获当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李晴祺、包文翊教授团队26年的成果。获得大奖时,两位专家都已近古稀之年。
“要出大成果,就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稳得住方向。永远要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立项攻关,不赶时髦、不做‘快餐’。‘十年磨一剑’出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才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作用。”山东农大校长张宪省表示。
新闻推荐
今年山东省考生首次迎来全新的“3+3”新高考模式,高考时间由原来的2天增加至4天。6月30日晚间,市招考院公布了今年高考考点...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