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日,在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中,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山东大学李术才、陈子江,潍柴动力谭旭光,作为山东省创新争先的杰出代表光荣上榜。他们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继承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需求,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树立了精神标杆,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回顾四位获奖者的创新事迹,一种对科技创新专注、执着、笃定的坚毅态度和忘我精神,直抵人心。推动海水养殖良种化进程的包振民,把工程现场当作实验室的李术才,执着于胚胎发育研究的陈子江,致力于打造中国动力最强“芯”的谭旭光,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的行业不同,研究的领域不同,但科技报国的志向、敢为人先的劲头、攻坚克难的精神,是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向获奖者学习,就是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勇立潮头,锐意进取,让创新争先的活力竞相迸发,为推动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争先,比的是眼界,争的是先机。当今世界,谁能在科技创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优势,赢得主动。当前,我们在关键领域依然面临不少“卡脖子”问题,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亟待攻克的难关。短板所系、困难所在,就是科技创新的着力点、突破点。这些获奖者之所以能够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关键就在于准确研判了科技突破方向,精准把握了市场发展脉搏,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善于把大势、抢先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将全面激活山东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
创新争先,比的是担当,争的是作为。创新意味着只争朝夕,需要付出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努力;创新更意味着困难多、挑战大,往往是一场寂寞的长跑,需要攻坚克难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定力。展望山东高质量发展前景,无数新领域、新模式等待着去探索、去突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大批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这既是时代给予的丰厚馈赠,更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拿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劲头,脚踏实地、甘于寂寞、勇攀高峰,用爱国之志点燃创新激情,把报国之情转化为创造之力,我们就一定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创新争先答卷。
新闻推荐
华商连线 连线新闻当事人 传播最有价值的新闻 身陷牢狱15年后无罪释放 吴春红申请1800余万国家赔偿
6月2日下午,无罪释放两个月零两天后,河南民权人吴春红在儿女的陪伴下,和代理律师一起来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国家赔偿...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