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细节里的大秦帝国

来源:济南时报 2020-05-17 14:10   https://www.yybnet.net/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六合同风——秦文化大展”眼下正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140余件/组文物让观众感受到了文物里的大秦帝国。文物背后,历史已经远去,隔着两千多年的时间,很多历史的细节变成了一片迷雾,秦始皇究竟姓甚名谁?“焚书坑儒”的背后,秦始皇是不是也有重视儒生与儒学的另一面?在近期出版的《生死秦始皇》一书中,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先生通过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细致对读,呈现了一个颇具颠覆性的细节里的大秦帝国。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也很重视儒生和儒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其“丰功伟绩”早已为人津津乐道,而其残暴、其“焚书坑儒”的行径,也留下了千古骂名。辛德勇通过对史料抽丝剥茧的爬梳,发现历史也许并不如此简单。

“焚书坑儒”见于《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其真实性当然不容置疑。《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话来自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今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李斯这段话,显然是帮助秦始皇这个暴君控制民意舆情的强力措施,秦始皇当然愿意,他肯定当即就大着嗓门喊出了个“可”字,马上命令满朝上下各级官吏照单执行。后世流行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说,所谓“焚书”,即源出于此。辛德勇认为,“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这句话非常值得关注,因为根据从东汉就开始有的解释,“偶语”就是“禁民聚语”,“偶”就是“对”,也就是面对面说话,但辛德勇认为,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解释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秦始皇乃至秦二世要是真的这么管控社会,那么除了他们父子俩像齐奥塞斯库一样站在高台上训谕子民,其他人就只能对着墙角自言自语,谁都不能和别人说话了。——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不仅当时不可能,即使是后来在《一九八四》中的第一空降场也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哪怕是极端集权的体制,终究也有不能逾越的极限”。辛德勇认为,事实上,《史记》里说得很明白,在秦始皇颁布所谓“偶语者弃市”这道诏令后,人们还是照样会面,照样讲话,并没有受到严酷惩治。

那么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辛德勇认为,关键在我们对“偶语”两个字的理解,偶语不是人和人对着说话,古人“偶”与“寓”通用,“偶语”的意思应该是“寓言”,如此,“偶语《诗》《书》”的意思就是借用《诗经》和《尚书》等典籍来说事儿,来“以古非今”。如此再来看“坑儒”,也就能看得比较明白,按照《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被秦始皇坑掉的那四百六十多名“诸生”,只是以其“为訞言以乱黔首”而招致这位暴君愤恨,所以才惨遭杀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也就是以血腥的屠杀来威吓读书人闭嘴不再说话,而不是所有的儒生都由此断绝了生路。孙叔通在“坑儒”之后,还活跃于秦廷,并且在逃离秦廷时还带了一帮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辛德勇认为,儒生虽然常常会拿上古的理想社会说事儿,借古讽今,对当朝皇帝造成一定威胁,但在通过“焚书坑儒”之举对其加以威吓之后,留存下来服务于朝廷的那些以“博士”为代表的儒者,因为身在体制里边,皇帝对他们恩威交加,便足以妥妥地管控这些穷酸书生,令其不敢再轻易借古讽今,给朝廷造成麻烦。另一方面,对于朝廷来说,在讲礼制方面,儒生既然是“百家弗能易”的最佳人选,不用他们,又去找谁为之效力呢?实际上,想用不想用,也只有这些儒生能实现大秦帝国的礼制建设。秦廷特别设置七十名博士的员额,令其传授儒家的学业,原因即在于此。辛德勇因此认为,后世学人,往往过多地集中关注和抨击“焚书坑儒”这一暴行,却严重忽略了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在朝廷设置了儒学博士并允许其授徒讲学,而这至少在一个侧面显示出秦始皇对儒学的特别重视。

“皇帝”“始皇”“秦始皇”

在探究秦始皇究竟姓甚名谁之前,说说“秦始皇”这三个字,也别有一番意思。

“秦始皇”一词,是指秦朝的“始皇”,可是在大秦帝国还存活在世间的时候,从来也没有“秦始皇”这么个说法。当事人一般不这样带着朝代来称呼本朝的君主。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辛德勇想要强调的是,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当时人甚至连“始皇”“始皇帝”也没人叫过。这和大家的认知非常不一致,因为在教育部组织众多专家编写、审定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是“嬴政自称始皇帝”的说法。而辛德勇认为,秦始皇绝不可能自称“始皇帝”,原因很简单,秦始皇从二十八年起至三十七年间先后巡行关东各地,在泰山、琅琊、之罘、碣石、会稽诸地留下的石刻铭文,都是以“皇帝”来指称这个暴君。同样,秦代铜器上铭刻的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也都是题作“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云云。在比较著名的秦代遗物中,还有所谓“阳陵兵符”或称“阳陵虎符”,其铭文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这是秦帝发兵的信物,属于所谓“国之重器”,因而尤能体现其正式的称谓。那么“始皇帝”究竟在什么时候用呢?辛德勇认为,它应当如同死后拟定谥号一样,仅用于皇帝过世之后,而不能用在生前。

秦始皇究竟姓甚名谁?

那么秦始皇究竟姓甚名谁?按照中学课本中“嬴政自称始皇帝”的说法,表明“嬴政”这两个字是秦始皇的家姓人名。事实上,“嬴政”也是秦朝灭亡后人们在称谓其姓名时最为通行的用法,例如西汉时人扬雄著《法言》,就有“嬴政二十六载,天下擅秦”的说法,大家看的、讲的已经很习惯了,习惯了把他称作“嬴政”。

“嬴”确是秦始皇他们家的姓,《史记》中的《秦本纪》记述说,秦人的先祖大费,“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古人有姓也有氏,“姓别婚姻,氏别贵贱”,氏往往按照封地、职业而定,因此“秦氏”来自秦始皇祖

先非子“得秦邑”,秦襄公“封秦国”。辛德勇根据种种史料透露的蛛丝马迹,认为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一统天下之前,秦国君主之家人的姓氏,是“嬴姓”,“秦氏”,大致从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姓”改成了“赵姓”,“氏”还是秦氏。秦始皇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姓改为“赵”?辛德勇认为,这只能与他出生于赵国这一特殊历史因缘有关。

秦始皇的出身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父亲”秦公子子楚,曾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看上了富商吕不韦的美姬,吕不韦为了将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把这位美姬献给了子楚,而此时这位美姬已经怀有身孕,于是吕不韦成了秦始皇“生物学上的父亲”。秦始皇出生以后,在赵国待了六年,辛德勇认为,在赵国六年,秦始皇总得有个身份,“可想而知,他必须得换个假身份”,而他的妈妈既然是“赵豪家女”,所以最有可能的做法,便是以和这个“赵豪家女”同属一家人的身份,留在这个家里。那么,这位未来的秦始皇帝会用什么姓氏呢?最有可能的,便是用一个和他妈“赵豪家女”一样的姓氏,而这个“豪家”,也许就是与赵国国君同一家族的“赵氏人家”的人。

如此,辛德勇认为秦始皇应该姓赵,至于他的名,历史上有的写作“政”,有的写作“正”,辛德勇经过分析认为,秦始皇的名应该是“正”而不是“政”。对于秦始皇的这个“名”,北京大学近年入藏的西汉竹书之《赵正书》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秦始皇巡游时病死沙丘,秘不发丧,胡亥得赵高、李斯之助矫诏即位,却登基不过三年便身死国灭。这是记载于《史记》并流传千古的史实,而《赵正书》中却说胡亥当上皇帝是秦始皇临死前的遗嘱,辛德勇写《生死秦始皇》的缘起,正是为了批驳这一说法,并证明《赵正书》只是一篇杂凑史料用来说事儿的小说,“但以史说事儿正是小说固有的特点,说事儿虽然很随意,却也没必要非改人名不可,用史上真实的姓名,会更加方便,也会使所说的事儿更像回事儿。所以,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就采用了秦始皇的本名。《赵正书》的发现,不仅促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秦始皇的姓名问题,若是反过来看,这部西汉时期的写本,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定秦始皇的名字的正确写法,确实是‘正’而非‘政’。”

新闻推荐

企业为什么由不满到送锦旗? 来自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件案例解读

□临报融媒记者孙飞霞通讯员王娜“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谢谢你们增派人员为公司开展专项服务,让我们实现不出户就能申办业...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细节里的大秦帝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