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韩墨商婧杨天沐
历史上,未知病毒时常展露凶相,对人类发起攻击。在护卫生命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奉献护佑安康,以生命践行使命。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他们义无反顾冲在一线。人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看不到被护具遮住的面庞,但他们白色的外衣、坚定的目光和拼尽全力的样子,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白衣战士。
勇敢逆行击疫魔
疫情肆虐全球,号角已然吹响。全球医护人员奔赴抗疫战场。
“我的宝贝们太小了,几乎认不出穿上防护服的我。如果他们因为新冠病毒失去了我,我希望他们知道,妈妈为工作尽力了。”美国纽约的医生格里格斯和她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留下遗嘱,开始持续数周的高强度工作。
医者仁心,不分年龄。
3月16日清晨,法国克勒兹市。退休医生罗歇?博泰和妻子简单告别。他将作为增援志愿者前往当地急救中心,决定从当天下班后开始在单独房间自我隔离。
如果问博泰为何如此,远在意大利的66岁传染病科医生罗伯塔?泰尔齐或许可以回答:“我会问自己:‘你真的想退休吗?跟儿孙们一起,颐养天年?’我的回答总是:‘我想在这儿,在这些病人身边。’”
在与疫魔的苦战中,白衣战士付出的不只辛劳,甚至生命。
“我们不会停步。”意大利瓦雷泽省医疗协会主席斯泰拉说这话的时候,他所在的诊所已用尽了口罩和手套。不久,斯泰拉感染,呼吸衰竭,生命定格在67岁。
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该国医护人员感染数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感染、死亡,身着白衣铠甲的战士依然前行。
“说一点都不害怕是假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威尔金斯医院护士辛西娅?沙蒂说,“但这是神圣的职业……我们没有理由退缩。”
同心护佑生命舟
面对凶险疫情,白衣战士们勇敢冲杀,护卫着人类生命之舟。而在一个个平凡家庭中,他们也是亲人眼中最珍贵的存在。
3月3日,深夜,中国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外。
一辆小轿车里,涂盛锦和曹珊分别倚在前后排。这对夫妻,已在车里度过近40个夜晚。11岁的儿子只能交给老人。
涂盛锦44岁,是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副主任医师;曹珊40岁,是同一家医院的护士。
疫情之下,医院宿舍爆满,酒店房间吃紧。夫妻俩决定,把机会让给其他人,自己睡车上。
3月16日,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即将启程的医生夫妻奥雷利安和斯特凡尼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
“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马上入院,我们极可能被感染。孩子问我们何时去接他,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说。
在全球抗疫战场,无数个涂盛锦、曹珊、奥雷利安和斯特凡尼以血肉之躯构筑起生命护堤,为一个个患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
4月6日,中国山东济南。
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张静静从湖北战场凯旋后隔离期满,却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她的丈夫此时正在万里之外的塞拉利昂做援建工作。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在湖北时,她这样写道。
在地球每个角落,那些与病毒奋勇抗争的白衣战士,是暗夜里的光芒,是惊涛骇浪中坚不可摧的“生命号”。
“医者无疆”有大爱
走访7座城市、22家医疗机构,举办15场交流会、9场讲座。这是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塞尔维亚之后的行程单。
在塞尔维亚的3周,专家组成员早出晚归、没有休息过一天,几乎走遍所有出现疫情的城市。他们的一条条建议被迅速转化成重要决策参考。塞尔维亚防疫形势正稳步向好。
迄今,中国已向十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专家组。他们倾情投入全人类的战疫大业,传递“医者无疆”的大爱。
“多谢了!多谢中国的亲人们!一首家乡的歌送给你们,送给我的亲人们。”柬埔寨民众用《刘三姐》的旋律填上柬语新词,送给来自中国的白衣战士。
通过互联网,不同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开辟了新的联合战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近百场卫生专家视频会议。
忙碌的身影、无畏的逆行、高效的合作、真诚的互助,中外医务工作者向世人展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道义担当,也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促使我们为了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它契合这个动荡时代的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全世界正在目睹医护人员的重要作用和他们在抗疫过程中承担的中心角色。”守护生命,心系苍生。从医护人员身上,越来越多的人读出了团结合作的力量,读懂了命运与共的内涵。
此时此刻,战斗还在继续。向着最后的胜利,全球医护人员还在冲锋。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向英雄致敬!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新闻推荐
办公楼里开起外贸“云展会” 59家山东企业参展,邀请30家中东欧采购商精准配对,安排“一对一”洽谈65场
□记者代玲玲通讯员袁春王婵报道本报济南4月24日讯今天下午4点,山东省商务厅办公楼六楼会议室,一场特殊的展览会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