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牟艳霞 通讯员 张文军
疫情之下,节后威亚的复工,跟往年大不一样。
戴口罩,排队间隔1米以上,扫码登记信息,测体温,酒精消毒,经过严格到位的检查,员工方能进入厂区。
而进入四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员工熟练操作,生产跟往年一样繁忙。
一台台Nu发动机顺次下线,严格封包即将发往俄罗斯、捷克、印度及北京等国家和城市。
目前,山东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1329名员工全部复工,日照开发区7家配套企业200多名驻厂员正常对接威亚生产。
自2月10日复工,作为一家年产近百万台发动机的大型企业,究竟进行着怎样的“硬核”操作,保障企业顺利运转?
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全程防控
每天,从门口到楼道,从房间内到房间外,不放过一个边角消毒。位于万邦城小区的威亚宿舍区防控,从未像现在这样严格过。
顺利复工,最重要的前提是疫情防控措施到位。
1月31日,正月初七,原本是往年企业复工的日子。今年,因为疫情,一切只能往后推。但威亚的复工准备却一直在进行中。日照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引进一部副部长杨清云从正月初二上班就盯在这里。
先从排查员工所在地开始:省内市外177名,省外57名,韩国籍管理人员16名,其余都在市内,无疫情严重地区员工。对外来人员,威亚严格执行隔离期满14天。
上班,先从筛选过的市内员工开始,填写健康申明卡,详细如实上报个人信息,是否有野生动物、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接触史,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一个都不能缺。
2月10日,复工第一天,500多名员工到岗,威亚不敢有丝毫懈怠。原本四五人的保卫科“升级”为二十余人的保卫组,员工戴口罩,依次扫码、测量体温、双手酒精消毒,而后从两侧通道踩踏着喷淋消毒液的地毯进入厂区。而在大门口保卫室旁,威亚特设一间隔离室,配备医用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脚套等,以防万一。
威亚有半数以上员工是乘班车上下班的。每次乘车前,每名员工都要递交填写部署、姓名、工号的乘车券,核实身份、体温检测合格后方能上车。
以前坐50人的班车,现在一人“占”两座,威亚租用的班车也从16台增加到25台。
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全程防护,只为筑牢防疫第一关。
从生产线“转战”防疫线的45人小组
暂时从二工厂缸体加工线上抽离,翟文超“变成”公司疫情防控小组的一员,专门负责威亚四工厂车间的日常消毒工作。
复工以来,威亚邀请专业防疫公司在全厂范围内进行专业防疫,特别是使用频次较高的公共区域更是多次、不定时消毒,而这些远远不够。
威亚直接从生产线抽调45名员工,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按照区域分工,两人一组,专职负责厂内疫情防控。“像手机柜,员工每天上班后都要把手机存放到里面,使用频次高,我们就在每次使用后用酒精喷洒消毒。”翟文超介绍。
上班期间,翟文超就和小组的另一个成员穿梭于车间、休息室、更衣室、班长席、阅读室等区域不间断消毒,确保车间的安全。
“几天跑下来,整个四工厂什么布局全都知道了。”翟文超笑道,“话说回来,只有消毒工作做好了,我们员工才能放心生产。”
疫情防控,人人都是“主角”。
厂区内LED大屏,食堂电视,企业公众号,每天都轮番播放、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只为让全体员工时刻注意个人防护。
复工之后连续四周,公司为每名员工每天额外发放10元钱,补贴员工采购防疫物资。
“复工也有些日子了,每位员工都特别配合公司的工作,从没有谁因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而有一句怨言。”张磊为其乐融融的企业氛围倍感自豪。
1人坐1桌,错时分餐减少人员聚集
2月25日12时,威亚四工厂食堂门口,双手酒精消毒,员工依次排队进入食堂。领盒饭、使用一次性餐具、一人一桌就坐,就餐从容有序。
疫情防控当下,食堂集体就餐造成的人员聚集,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风险,如何解题?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道。
早餐,公司在员工进入厂区之时同步发放,员工到各自岗位后,自行在休息区就餐。
临时将休息室、会议室改成食堂,加上原来的食堂,威亚现有7处就餐区,午餐、晚餐,员工错时分批次、一人一桌在各就餐区就餐。
“以前,到了饭点,200多个人一块吃饭特别热闹,现在,整个食堂坐满了也只有四五十人。”员工王建都说,“虽然人少了,但效率提高了,以前25分钟吃完一顿饭,现在十来分钟就搞定了。”
不仅如此,减少人员聚集,威亚将会议尽量减少,各类信息尽量通过微信、公司内部软件传达,确有必要开会时,小范围内,隔开距离,“速战速决”。有的班组,甚至还将班组会开到室外。
企业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看着秩序井然的车间,威亚经营支援部部长权东仁感触颇多:“公司能够尽快复产,离不开日照开发区的鼎力支持。”
疫情来得突然,一切猝不及防。
1月22日起,日照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管委副主任李俐瑶就开始在“开发区韩资企业服务微信群”内发布提醒信息,让企业提醒员工及家人做好防护,假期减少出行,提前做好必要的防控工作。
当威亚还未意识到储备防疫物资的时候,李俐瑶就主动联系威亚,了解企业复工打算和疫情防控情况。以威亚当时的库存,复工后,防疫物资一天都撑不过去。
“我一听就急了,赶紧想办法帮着联系口罩。”李俐瑶回忆。春节过后,“一(口)罩难求”,更别提大批量了。
通过个人关系找,翻朋友圈,甚至找到全国的口罩生产厂家联系方式一一打电话联系,都没有合适的货源。最终,在区里的协调下,才为企业联系到一批口罩。
2月8日,2000多只口罩,部分酒精和消毒液,一批防护服和护目镜一起送到了威亚。现在,威亚平均每天都有2000只口罩的供应。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对我们的指导特别细致,”张磊举例说,“不说别的,就连健康申明卡的内容、隔离室的设置等这些细节,他们都帮着出主意、想办法。”
就是现在,每天,李俐瑶都会不定时到服务的17家企业“查岗”,看看门卫把关严不严、防疫措施到位了没有。
复工以来,从最初的500余人上班,到2月24日,夜班恢复正常,目前,公司员工出勤率达到95%。进口零部件,物流基本未受影响,目前日产2100余台发动机,威亚的生产已转入正常。
新闻推荐
2月26日,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7楼东病区的隔离病房里,用来跟患者家属联系的公用手机收到一封长图感谢信。“山东医疗队...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