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若生通讯员张静冬)“现在孩子做完作业,在院里玩不一会就抱着几本书看,从书中找到不少乐趣,山东省心多了。”2月23日,牡丹区大黄集镇黄集村的刘巧英高兴地说。
刘巧英是黄集村的图书管理员,家里两个儿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以前假期里两个孩子作完作业就看电视,现在,刘巧英通过借阅图书让孩子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黄集镇一边组织防控,一边千方百计引导群众加强自我约束保护,他们以农家书屋为依托,采取鼓励群众在家“静读”的方式,既稳控了疫情传播,又培养了一批“爱书人”。
“我们改变以往开放式的借阅方式,实行预约,借书人不必亲自到农家书屋借,预约后由图书管理员送书到户。”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张洪领说,借阅到期由借书人到馆归还,归还时必须戴口罩并门外接受消毒。
“隔离期间,我把平日没时间看的书,认真地翻阅了一遍,受益匪浅。”白寨村的白保俊说,他在广东东莞打工,年前腊月二十八回家,到家中后自觉隔离。图书管理员杨凤英得知情况后,把白保俊爱看的书籍进行打包送到他家里,让白保俊“窝居”在家静心读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镇16个农家书屋充分发挥了作用,群众不仅较好实现了疫情防控,而且还得到了自我充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凡虎通讯员贾宗杰徐海龙)2月24日,总投资210亿元的山东省港口集团2020年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