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面 评 论 □李晓亮
二月二,龙抬头。如按旧历,有各种民俗讲究。当然,时下还能说起的,就剩剃头了。
小孩剃头,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佑孩童健康。大人理发,辞旧迎新,讨个彩头,是想顺风顺水。当然,有此习俗,估计除早年民间信奉各种“正月忌讳”,主要或还因农耕社会,过完大年,百业复兴,包括剃头铺在内复工复产,才有集体剃头需求和服务。
如此前无体会,时下二月可能就有切肤之感了。不说人,网上流传的各种猫狗剃毛,因宠物美容关门至今,当初“无毛怪”VS当下“长毛怪”,刺目对比图,都让人过目难忘。
年前就有先知网友,对年后闭关结束,全民都顶着《流星花园》里F4飘逸过肩发型复工有过讨论。最近,关于想念Tony老师的呼声,更一浪高过一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月二日唤Tony老师,再应景不过。
但,换角度想,剃头变成全民热望,说明当下防疫态势还未完全明朗。虽数据有向好,但此前复工聚集致零星感染风险,和部分地区民众摘口罩扎堆欢聚,还是提醒我们,风头没过,还需忍一忍。
疫期龙抬头,剃头不急一时。不少网友,转发“龙抬头”海报,不忘加一句“疫情不过,头发不理”。不是说不理发,而是不必非在某日,扎堆聚集凑热闹。
关于疫期理发,还有些故事。比如此前援助疫区的医疗队,为方便打理、减少个人穿戴时间和感染风险,出征前多选择“削发明志”,甚至还有统一剃头的。
上海有医院自设“Tony理发店”,集中为外援队员统一剪发,所有人要求,都是尽量剪短。这种自发自愿,则让人感动。今儿还有“援鄂医生用头发给同事缝伤口”。陕西医疗队一名队员理发时,不小心被剪伤耳朵,有同行用头发作线精微缝合。
这个发生意外的理发师,不知是过劳,还是医护自助性非专业操作。这其实也提醒所有防疫一线各个工种,都应注意科学作息,以及剃头这种细枝末节,都该有科学安排。不想拖成持久战,但却已奋战月余,人非机器,必须休息。让一线人员合理休养,“强制休息令”频发,都说明一线超负荷严重。
新闻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近来高层频频释放信号,在政策措施的有效对冲下,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将疫情的...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