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国义 本报通讯员 陈多伟 陈修利
“一张照片里就有一个故事。”在市交通局陈修利的办公电脑上,存放着战“疫”以来,多张令人动容的一线交通系统的纪实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曝光过度、有的像素极低、有的甚至连工作人员的面颊都没有拍进去,但就是这些来自一线朴实无华的镜头,却让我们看到了疫情中那些最温暖人心的瞬间。
镜头一:雪中送药。2月15日上午11时,大雪纷飞,一位女士急匆匆跑到谢家集海事处求助。她称因疫情受阻,其住在二道河庄台孤身一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的70多岁的老母亲急需用药。该处值班人员同当地村委会联系后,立即派出海巡艇,冒雪渡河,将这位女士带来的药品及生活必需品送交村委会转给老人。
镜头二:隔屏相望。寿县交通局小甸交管站职工赵磊,是一位80后,在S323小甸防疫检测点已经连续十多天没有回过家了,他不放心家中的妻子和儿子, 每天在休息的间隙都会和14岁的儿子视频通话:“儿子,在家听你老妈的话,把作业写好!”好的,老爸,你也要保护好自己,我和妈妈期盼着你早日回来”。“别担心,等我平安回家。顾大家,才有我们的小家。”
镜头三:与时间赛跑。自1月22日那天开始,市公交公司采购员张志彦就一直在四处奔走、早出晚归的采购口罩,他几乎跑遍了全市的大街小巷各家药房及相关店铺。在潘集一店铺,他从早上守到下午,第一时间拿到口罩;在东城市场,他联系了几十家店铺,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最终通过一家店主从山东采购了8000个口罩,回来后第一时间把这批口罩悉数发放到了驾驶员手里,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
镜头四:夫妻并肩战“疫”。吕彦鹏和妻子张姣同为市公交公司修理厂职工,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组成防控疫情夫妻档。他们白天协助车间做好日常管理,晚上下班回家,匆忙扒上几口饭,又立即投入到车辆消毒工作,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特殊车辆的调配需求。
镜头五:没你们不行。疫情大于天,责任重如山,G206曹庵疫情防控卡点交通、公安、卫生人员日夜坚守,他们饿了有时候只能吃碗泡面,这一切被附近一位老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主动往执勤点送来草莓,老人说:“没有你们,可不行啊,送你们几筐草莓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
海事人员雪中摆渡送药
交管人员夜晚在检查站匆忙用餐
吕彦鹏和张姣夫妻并肩战“疫”
新闻推荐
看不到你们的容貌你们在我心中最美 武汉患者写日记记录康复经历
“写下这个救治过程,当时就是想,万一自己不行了,能给其他人一些启示。”当孙艳兰(化名)说起最初决定写“抗疫日记”的初...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